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跌破千亿 人才流失业绩分化
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无论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还是权益类产品,年内业绩表现平平。
具体来看,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混合债券型基金、中长期债券型基金的年内业绩表现令人不满意。据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今年以来,可统计的7只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A、B、C份额分开计算,不含2017年成立基金,下同)均跑输同类平均水平。可统计的20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中,超五成中长期纯债基金年内业绩达不到平均水平。其中交银裕通纯债C垫底,年内收益亏损0.10%,交银纯债C年内收益亏损幅度为0.10%(四舍五入近似值).
反观交易施罗德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产品业绩分化较为明显。数据显示,在可统计的11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业绩排名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亏损,年内收益表现最差的交银先锋,收益亏损幅度达21.38%,领跌交银施罗德权益类产品收益率排行榜。交银施罗德成长30紧随其后,年内收益亏损13.13%。此外,交银成长H、交银成长A年内收益亏损幅度也不小,均为-9.86%(四舍五入近似值)。而仅有2只基金年内取得超10%正收益的基金,其中,交银新成长以14.34%的正收益居首。在可统计25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6只基金业绩跑输同类平均水平,其中,交银数据产业以年内-20.62%的业绩领跌,交银稳健配置混合A则以27.68%的业绩领先,两者相差48个百分点。
基金业绩参差不齐,交银施罗德基金投研能力备受质疑,尤其是资深招牌性人才频频流失。据悉,今年以来交银施罗德迎来新的人事变动。6月22日,基金经理孙超因个人原因选择离职。同月13日,荣获2016年度“最佳人气金牛基金经理”称号的金牌基金经理曹文俊也提交了辞职申请。早前的3月31日,章妍也因个人原因卸任交银启通灵活配置混合等6只基金。
事实上,近年来,交银施罗德频频面临投研团队人才失血、资深基金经理接连辞职的尴尬,仅2015年一年,因个人原因选择离职的基金经理达6人,分别为晏青、李永兴、林洪钧、张迎军、赵凌琦、龙向东。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的投研实力,补足人才断档,近年来交银施罗德不遗余力培养新生代基金经理,包括任相栋、盖婷婷、何帅等被誉为“新黄金一代”基金经理,目前已成为交银施罗德的投研主力。
数据显示,在交银施罗德基金已有的19位基金经理中,7位基金经理累计公募任职不足两年时间,如唐赟、连端清、李娜等,不过他们均在交银施罗德担有重任,其中基金经理李娜目前管理交银施罗德旗下12只基金产品,连端清为交银施罗德旗下“一拖十五”产品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