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为监管层自揭的“两大症结”画画像!

来源:李志林  发布时间:2017-07-31 18:52:19

试问,许多企业连发债权的资格都没有,却在“加大直接融资”的冠冕堂皇的口号下,把多发新股作为季节融资的主要形式,一年数百家新股地涌向股市,这样的股市怎能不频频发生股灾和危机?

 

从高层到监管层,从交易所到排队企业,从中介机构到舆论宣传,都曲解了“直接融资”含义,颠倒了发债券和发新股的轻重关系,这便是当今金融领域最大、最严重、最危险的“本领恐慌”危机!经济学家、分析师、市场人士有责任出来纠偏,以正视听,搬掉大发新股的振振有词的理论根据!

3、搞全世界股市都罕见的扩容大跃进。

200年历史的、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机构投资者实力都明显占优的美国股市,至今只有股票3700只,而只有27年历史、机构投资者实力很弱的中国股市,却有了3200只。

照理,在发生了罕见股灾后,救灾是第一任务。在熊市中,理应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新股应该换发、少发,让股市的制度和机制能够完善起来,机体能够逐步条例和修复。

然而,2015年和2016年,每年发行新股只是247家和227家,但2017年上半年,新股的数量就超多了前两年的总和,为史上扩容够速度之最。监管层全然不顾市场的承受力和投资者的亏损累累的事实,用新股发行常态化,作为扩容大跃进的冠冕堂皇的代名词,还违背起码的金融常识,反复强调“新股加速与股市下跌无关”。

这已经不是用“本领恐慌”危机可以解释了,而是“金融常识恐慌”危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