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合作成重要支点 上市油企加速布局“一带一路”
因此,2016年杰瑞股份对其业务进行了调整性转型。从过去的钻井设备和油田技术服务向油气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工程设备和服务向油气一体化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盈利模式的升级,将会大大提高一体化技术和工程的综合服务收入,同时也会带动传统制造和服务收入的提高,是油田服务行业谋求发展的一种可参考路径。
“国”“民”共进加速油气合作
在央企层面,以中国石油为例,公司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执行近50个油气合作项目,“一带一路”已成为其海外油气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地。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国石化(5.640, -0.07, -1.23%)目前已先后与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合作,累计投资203.11亿美元,累计获得权益油产量9831.6万吨。在工程服务领域,中国石化向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石油工程服务,业务涵盖钻井、测井、物探、地面工程等,并带动了设备和材料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中国参与国际油气合作是以“三桶油”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为主,近两年来,国企仍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油气合作的主力军,但民营资本“走出去”的步伐也明显加快。
公告显示,华信能源获得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贝加尔项目3个油田区块股权,并通过定增扩股与设立能源投资开发基金,进一步收购欧洲黑海、地中海区域加油站,拓展下游物流体系及上游资源股权,完善公司海外油气终端布局,推动公司的欧洲终端销售网络和炼化、储备一体化产业体系,与国内市场形成联动互补。
洲际油气(6.110, -0.23,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