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营收、利润齐飞 贵州茅台被港资减持
招商证券研报表示:“我们认为白酒迎来品牌为主驱动的时代,茅台迎来最佳机遇期。而茅台现任管理层既有高远的视野和格局,又能躬身去做市场研究,向优秀业内外同行学习。这种时代与企业的共振已经勾画出一个未来更为强劲的茅台。”招商证券甚至给予贵州茅台500元的目标价。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贵州茅台的市值在业内已经是世界第一,其收入和利润都非常高,对中国高端酒的红利非常看好。“从行业来看,随着贵州茅台收入利润的提高,以及品牌价值的提高,与其他酒企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酱香型的第二品牌是哪一个非常重要,随后五粮液(42.960, 0.61, 1.44%)和洋河大曲的老二之争怎么进行?”这两个问题会成为之后两三年中国白酒行业的热点。”他还提到。
部分股东出现减持
虽然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但一些股东还是摁耐不住减持的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持股61.99%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数未变,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2016年还增持了1047万股,截至2016年年底,持股比例达到了6.36%。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奥本海默基金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GIC PRIVATE LIMITED均在2016年减持了贵州茅台股份。
2017年一季度,港资通过沪港通渠道净卖出了33.15亿元贵州茅台的股票。对于今年一季度港资的减持,兴业证券(7.680, 0.00, 0.00%)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此前告诉记者,外资机构投资者往往都是价值投资者。此前两年在茅台15倍市盈率、恒瑞医药(54.180, 0.18, 0.33%)30多倍市盈率的时候,外资持续通过沪股通、深股通买入这类资产,纷纷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而当前阶段,个别龙头蓝筹股公司股价开始出现泡沫、透支未来的盈利,因此部分持价值投资理念的外资开始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