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授意多只雄安概念停牌自查,复牌后或严重分化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指出,后续雄安概念股复牌后可能会出现严重分化,投资者应该坚守价值投资的理念。
董登新也认为,目前投资者对众多题材概念股一哄而上,是市场过度投机的表现。他认为,雄安新区这种重大事件属于中长期规划,在短期内相关概念股的业绩根本不可能有重大变化。
方正中期金融研究员相阳则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雄安概念股经历了一周的炒作,多数个股已经退潮,具备连续强势走高基础的个股只剩下不足30家,且周二尾盘已出现大资金出货的迹象,周三热点个股普遍大幅杀跌。但“千年大计”的概念力度仍不可小觑,相对于彼时“上海自贸”相关概念第一轮翻倍的涨幅,目前“雄安概念”仍有上升空间,市场气氛仍然强烈。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策略团队彭玮骏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回顾2013年自贸区主题,整个主题持续大涨2个多月,龙头股外高桥、上海物贸最高涨幅均超过300%,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其战略地位不亚于当年的上海自贸区,其涉及的产业规模也更为宏大,所以虽然节后雄安新区主题已经持续大涨,但目前还处在该主题行情的第一阶段,尤其是与雄安新区具有实质性关系的公司,后期仍有持续上涨的空间。
相阳指出,对于率先启动的个股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将出现单个交易日内强震和高换手。但雄安新区的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所能带来的热点绝不止于此。此外,环保、科技、水利和天津相关概念等多个题材可围绕雄安新区进行炒作。
上述人士称,宏观方面,需求不足预期和流动性边际收紧是制约金融市场上涨的主要因素。雄安新区的概念极大的缓解了需求不足的预期,而随着季末MPA考核结束、央行再度释放流动性,资金面情况也将稳中好转,这有利于市场整体的做多氛围。(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