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涌出一带一路先锋队
特色产业小分队:紧随其后
在各省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特色产业频频出现在其规划中。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特色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动力因子。活跃在特色产业中的新三板公司频频出手,抢抓“一带一路”商机。
早在2016年4月,来自传统植棉大省河南的中棉种业,就携手河南省经研银海种业有限公司,拟共同出资500万元,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设立控股子公司中棉银海科技有限公司(筹)。公告显示,双方计划在海外共同搭建国际化现代种业平台,有助于公司以塔吉克斯坦为基点开拓中亚棉种市场。中亚是重要的棉花产区。
主营维吾尔药的银朵兰也盯上了中亚市场。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开展2种维吾尔药在中亚国家注册上市的前期工作。公司已经与乌兹别克斯坦一家医药代理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这家代理商所做的市场调研显示,乌兹别克斯坦约有80%的医药市场依赖于进口医药产品。这家代理商已根据市场调研测算出7年的采购额,合计约1650万美元。公司筹划首先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再逐步开拓其他中亚国家市场。
棉花加工、贸易商银丰棉花则在2016年下半年与知名纺企华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在双方现有的物流网点、公路运输网络基础上,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共同加强物流配送服务和棉花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此外,双方还将在棉花购销、政策信息、资源分享等领域全面开展合作。
新三板企业疆能股份在捕捉“一带一路”商机中不满足于“单打独斗”,开始与上市公司合作。疆能股份1月18日公告,公司与上海电气(8.420, 0.00, 0.00%)、昌吉州庭州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11月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在新疆重要能源基地准东合作开发建设不低于2000兆瓦的风电、光伏、光热发电等新能源和常规能源项目;并开展各种能源发电技术和多功能互补技术合作,实现工程服务、装备制造、运营管理、基金投放本地化。
新兴产业小分队:不甘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