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次新股:白银有色炒作背后隐现江浙著名游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针对热门股票,交易所喜爱的小黑屋(即特停)战术,在次新股身上较少使用。“一个刚刚上市的股票,该披露的都披露完了,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资本运作的空间,交易所想找停牌的理由都找不到。”一位参与炒作次新的游资这样表示。
正如一场球赛,是否踢得流畅要看裁判的水平,一个股票能否顺利按照上述游资路径进行发展,也要看交易所是否频繁打断节奏。这种情况下,次新股成为了游资一致的选择。上市公司往往刚在IPO材料中详细披露过公司的情况,在没有传闻的情况下只要发布异动公告就可以免于被关小黑屋,游资拉升的流畅度不受影响,赚钱效应也就更为集中。
从明显是章建平染指的白银有色与多伦科技可以看出,章偏爱上交所发行的新股,这也与上交所比深交所特停尺度稍微宽松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IPO的加速为次新股炒作提供了多个行情发动的标的,行情点燃后又向细分区域进发,从而点燃细分区域其他股票的行情。比如张家港行点燃了次新银行板块,中原证券(12.340, 0.02, 0.16%)(601375.SH)企图复制张家港行点燃次新券商板块,早前还有来伊份(46.230, 2.07, 4.69%)(603777.SH)点燃新零售,次新股逐渐成为概念蔓延的风口。
此外,有市场人士认为,新的IPO定价制度将涨幅往二级市场上蔓延,也为次新的炒作买下了伏笔。
因此将次新股的炒作归因于某一个单独的点上都是无法解释的。某南方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次新小盘低估值的现状本质上是为了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权益,否则不限售(流通盘大)、不设涨跌停(交投活跃)、不控制发行价(发行价高),一级市场的获益者就可以轻松的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赚钱效应堆积在一级市场,大家就会想方设法的让公司IPO上市套现,又会催生各种造假,因为一级市场的信息不是公开信息,最终买单的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当初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制度现在传导到二级市场,变成助力资金炒作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监管层始料不及的。但相对于前面说的把赚钱效应堆积在一级市场,显然二级市场的爆炒更易于管理,对投资者的伤害也更小一些。防范炒作一是提高投资者教育的强度,二是看监管层如何发挥智慧去协调这中间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