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去年净利断崖式下跌 仅8家上市券商降幅低于50%
截至昨日,已有9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16年业绩预告,分别是东北证券、东吴证券(12.810, -0.03, -0.23%)、光大证券、国元证券(18.570, 0.05, 0.27%)、太平洋(5.030, 0.00, 0.00%)证券、兴业证券、长江证券、招商证券和中信证券。其中,兴业证券和招商证券并未披露2016年的具体数据,仅表示2016年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45%到55%和40%到60%。而光大证券和东北证券的降幅最大,2016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减少59.82%和50.56%。
其余5家上市券商中,长江证券2016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最小,仅比2015年减少36.72%。其次是太平洋证券和东吴证券,净利润与2015年相比,分别减少41.07%和44.76%。而国元证券和中信证券则在“及格线”的边缘,去年净利润比2015年分别减少了49.56%和47.64%。
不过,上述券商2016年营业收入的下滑幅度明显要小于其净利润下滑幅度。营收同比下滑幅度最小的同样是长江证券,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1.13%。其次是东吴证券和中信证券,去年营业收入与2015年相比,分别减少了31.96%和32.16%。营业收入与2015年相比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光大证券,同比减少了44.65%。
华创证券非银分析师洪锦屏在研究报告中预计,2016证券行业实现营收3000亿元左右,净利润约1100亿元,较2015年同期分别下降48%和55%。可见,已经披露2016年业绩预告的9家上市券商,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明显小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投行业务
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于去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多家券商在业绩预告中都表示,2016年,A股市场震荡调整,沪深两市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佣金费率持续下滑。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信用交易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收入也同比下降。
不过,券商2016年业绩预告中也不乏亮点,主要在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等方面。其中,东北证券表示,2016年公司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东吴证券、光大证券、国元证券等公司也表示,去年的资本中介、承销等业务稳中有进,股票质押、债券承销市场地位提升,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较好增长。
据《证券日报》记者此前统计,2016年69家券商共计获得主承销业务(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收入150.6亿元,其中首发项目承销收入86.7亿元(59家券商),两项数额同比微增。而在公司债方面,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证券行业债券承销规模已经为2015年全年的2.5倍,主要是由于公司债承销金额的快速增长。
然而,也不是所有券商都享受到了投行业务大发展的红利。有业内人士预计,欣泰电气欺诈发行事件对兴业证券2016年经营业绩可能造成影响,而西南证券因涉及大有能源(5.390, 0.02, 0.37%)定增问题,其投行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在去年乃至今年也都可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