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手拔牙宝万剧情趋逆转 分析称万科管理层胜算增大
监管层出手“拔牙”宝万剧情趋逆转
张歆晨 黄思瑜 罗韬
仅仅三四天的时间,密集的监管风暴就让险资在A股为所欲为的剧情出现拐点。
继叫停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暂停前海人寿万能险新业务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6日从保监会相关人士处获悉,保监会将于近日派出两个检查组分别进驻前海人寿、恒大人寿。
雷厉风行的高压监管让保险资本集体“哑火”。5日,险资举牌概念股集体大幅下挫;6日仍处于震荡调整态势。
“监管令可能会给前海人寿现金流带来影响。”上海一险企高管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多数分析认为,从近半年的低调作风来看,已有数百亿浮盈的宝能极有可能减持万科股份,并从这场持续一年多的纷争中全身而退。
显然,为了管好“野蛮人”,保监会的这套组合拳,使得以“宝万之争”为代表的险资与上市公司原有大股东、管理层之间的股权之争出现变局。
刮起监管风暴
快速增长的万能险保费,以及金融杠杆的频频使用,让险资在二级市场上的胃口越来越大。但自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3日痛批险资杠杆收购等“野蛮”行径之后,监管层便启动了针对“野蛮人”的“拔牙行动”。
一方面保监会表态加强监管万能险,包括禁止前海人寿在3个月内申报新的产品,并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责令整改。同时,叫停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及要求27家公司严格控制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
另一方面,深交所发布监管动态披露,对万科A(25.140, -0.24, -0.95%)(000002.SZ)、格力电器(26.190, -0.14, -0.53%)(000651.SZ)等举牌概念股的交易情况进行重点监控。
监管令一出,前海人寿方面6日晨间回应称,已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暂停万能险新业务,并安排了专项工作组负责万能险账户分拆的整改落实工作,力争在12月30日前完成。
6日,保监会再出重拳,分别派驻检查组进驻前海人寿、恒大人寿进行现场检查。上述保监会人士透露,进驻前海人寿的检查组将由发改部牵头,进驻恒大人寿的工作组将由资金部牵头。进驻检查的主要方向是对上述两家保险公司的治理规范性、财务真实性、保险产品业务合规性及资金运用合规性开展现场检查,严肃惩处违规行为,切实规范其公司治理、业务发展和投资运作,维护市场秩序。
高盛6日发布报告称,保监会对中短存续期保险业务的调查,以及公布的新规定,是迄今为止针对这些业务最严格的规定,保险公司销售新的万能险产品可能会有现金流出现压力的问题。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通过对万能险进行查处,能够防范各类险资无约束的各类投资,进而能够使得各类险资的投资业务更加规范。从目前此类险资的流动情况来看,很多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助推泡沫。因此,对于险资的积极监管,也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多方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监管层的政令表明了对险资恶意收购的态度。“前海人寿后续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会相对谨慎一些,预计后续监管将会对举牌、收购出一些资金运用方面的限制。”上述险企高管表示,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正常的投资应该不会因此而变化,但对举牌和收购会有规范性的要求。
没了牙的“野蛮人”
打蛇打七寸,监管层的上述组合拳也正好打在了险资的“七寸”上。反映在二级市场上,险资可能因为资金压力被迫出局,举牌概念股将集体“降温”。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前十月,前海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分别约为178.14亿、721.43亿元,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为0元,三者合计将近900亿元。其中,万能险保费规模所占比例超过80%。
高速增长的万能险为险资举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然而,可以预见的是,此番保监会暂停前海人寿在3个月内申报新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宝能系短期资金链受压,从而限制其在A股市场上的举牌行为,甚至迫使其卖出一定数量的股份。
上述险企高管表示,此次监管风暴将给前海人寿这类依靠万能险的保险公司带来现金流压力,“由于万能险占前海人寿保费的比例超八成,且多为1~3年期限的短期产品,新业务遭禁后,资金链的衔接极可能出现问题。”
东方证券(16.180, 0.08, 0.50%)保险行业分析师唐子佩也表示,前海人寿去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605亿元,今年前10月已达721亿元,考虑到保单负债久期均偏短,如果保单禁售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现有产品到期后负债难以衔接。
宝能系最后一次买入万科股份是在今年7月初,这意味着,离半年锁定期仅剩一个月。
接力买入万科股份的恒大虽然不断自证其对万科A股股份的收购资金属集团自有,与其旗下保险公司恒大人寿并未有直接关系,但消息显示,恒大不但动用了杠杆收购,其大宗交易的对手也存在与恒大有关联的嫌疑。但无法否认的是,其目标和行动都有可能因为针对举牌资本的高压监管而有所收敛。
“透视”宝万之争
市场开始意识到险资威力起源于“宝万之争”,而在监管层的一系列政令出来后,人们开始揣测股权争夺战的真正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