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月暴涨近40%!资产荒背景下的分级A神话即将终结?
实际上,记者从很多私募了解到,由于前两次股灾积累了经验,在股市调整中,资金流入分级A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些私募快进快出,短短两周盈利就可超过10%。
与此同时,包括保险、券商自营等机构资金也在持续地进入分级A,对他们来说,目标收益率并不高,主要是作为“类债券”来配置,毕竟分级A不存在违约,每年有确定性的收益。根据天相数据统计,2015年年报显示,险资持有分级A的比例为49.3%,而到今年6月底,这一比例已经达到55%,其中中国人寿(21.830, 0.05, 0.23%)配置比例提高较快,成为持有分级A最多的保险资管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寿此前在分级A领域上并无太多涉足,但通过梳理半年报数据发现,中国人寿一跃成为分级A的最大持有人。
机构资金的涌入,填平了分级A的折价率鸿沟,不少热门品种甚至出现不小的溢价,至今年8月份,分级A的主流品种出现了普遍溢价交易。“8月份,很多做分级A的老朋友,都已经清仓休息,但一些做债券的朋友则还觉得分级A还能涨,主要的思路是,从隐含收益率看,分级A仍然有吸引力。我听他们的,没有卖光分级A。”邵佳告诉记者。
实际上在溢价交易后,对于分级A的投资价值,她关注的论坛上经常有争论,看多的投资者认为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分级A的溢价率理应上升,目前还有空间;看空的则认为,分级A溢价率已经到史上高位,再持有下去就风险大于收益,不值得继续持有,但是在争论中,分级A价格继续提升,集思录分级A指数从6月下旬的1400点上冲至1600点,“机构看多又做多,看空的散户大多不敢玩了。”邵佳说。
分级基金投资门槛将提高
分级A强势持续
实际上,令分级A强势持续的还有一个政策因素,监管部门将提高分级基金投资者门槛的消息一传出,令分级基金折价率持续放大,由于A、B份额存在跷跷板效应,分级A的溢价率水平随之节节攀升。股票市场的地量交易,令分级B始终处于弱势状态,即便是市场出现反弹,分级B的反弹幅度也远远弱于理论涨幅,这显示资金流出分级B的趋势还在持续。在这样的情况下,分级A溢价水平高企,就显得相当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