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养老休闲

农村养老状况与家庭男丁多少密切相关

来源:半月谈  发布时间:2016-10-20 10:57:20

  采访中,有几位身患大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对养老表达担忧时,或多或少流露出想要轻生的念头。一旦失去外出打工能力,农村老人基本上就断绝了收入来源,如果再遭遇重大疾病,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成为家庭的拖累,由此走上轻生道路的例子在农村并不鲜见。

  防老不能只靠“养儿”

  费孝通曾将中国的农村养老概括为反馈模式,其核心是抚养与赡养之间的平衡。后者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还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不少专家认为,当前的农村养老已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平衡,赡养在代际关系中的分量越来越小,甚至形成了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

  根据西平县民政局对于营村留守老人状况的一次调研,60%的留守老人半个月以上才和子女通一次电话,通话时间不超过5分钟,有10%的老人基本没有和子女通过电话。大部分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就是在家看电视,甚至,有些老人家中连电视都没有,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农村老人日常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相当有限。据统计,除了吃穿用医之外,34%的老人无法从子女处获得额外的经济支持,只有14%的老人每年从子女处获得超过1000元的额外经济支持。

  为补贴家用,许多老人依然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之一。据统计,143位老人中,有69%的老人仍下地干活,还有46%的老人通过打零工、养殖等获取额外的经济收入。

  农村养老该何去何从?于营村正在将以前的村小改建为养老院,以缓解养老难题。不过,于营村党支部书记张爱琳说,还是希望政府能在农村养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出台针对农村高龄、空巢、病困老人的普惠政策,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一些特困老人的养老问题等。

  以西平县民政局比较推崇的豫北武陟县为例。在地方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该县通过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发展为老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农村养老,通过建设政府扶持、慈善助力、村级主办、个人低偿入住的“四合一”农村慈善幸福院,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唱“独角戏”、资金严重匮乏等难题。村里独居、空巢老人每月只需缴付100元就能享受低成本高质量的“不离家的集体生活”。目前,武陟县共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103所,入住老人3000余名,惠及群众3.2万人。

  采访中,半月谈记者发现,大多数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养老更多的还是迷茫。养老,不仅是有衣穿、有口饭,还要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未来农村养老将何去何从,恐怕还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半月谈记者 李亚楠 史林静 冯大鹏)

上一页  [1] [2]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