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发布的《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称今年就业承压,就业格局进一步分化,创业带动就业成为重要的就业增长动力,同时隐性失业问题也更加突出。
《报告》称,下阶段,在诸多有利因素作用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市场需求或将持续减弱,结构性失业风险防控任务加重,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难度或将加大。
该《报告》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直属的科研机构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
《报告》称,2015年就业局势稳定,企业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潮,市场上没有出现明显的“用工荒”或“求职慌”。
但《报告》提到,2015年一些主要指标的走势波动较大,弱于往年。如城镇新增就业增幅下降,市场用工需求有所减少,企业岗位流失持续时间较长,登记失业人数增加较多。一些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有所显现,行业性、区域性、群体性就业的难点、痛点、风险点增加,程度或有所加大。
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初大幅下滑,且最高减幅达到28万人;年末仍同比减少10万人,这是2009年以来首次下降。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呈“升—降—升—降”的“M”形走势,全年月度间的最大波幅达0.21个百分点,比上年有所扩大。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呈先降后升态势。对10省500个行政村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2月末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同比减少23%,3月份外出就业人数开始有所回升,第二季度末逐渐接近并超过往年同期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也出现上扬,2015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966万人,为近年来的峰值。
《报告》称,这一系列指标都出现了波动,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对就业影响的滞后效应,表明就业形势虽然总体稳定,但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中国一直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报告》称,毕业生就业也持续保持了总体稳定。但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持续存在,且日益繁重。
据统计,2016届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人,比上届增加16万人,再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有近900万人。
从需求看,企业招聘意愿在下降。调研发现,一些行业企业毕业生招聘需求明显下滑,部分国有企业以及前几年进行人才储备的互联网企业,也表示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难以再采取扩张性人力资源战略。
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反映,受外贸出口大幅下降、化解产能等因素影响,纺织、钢铁、煤炭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2016年大幅下降,出现行业性的用人需求萎缩,与之相关的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求职无门,有的到目前为止仍少人问津。
另外,生育政策调整也可能增加部分女生就业难度。《报告》称,要确保毕业生就业保持在往年较高的水平,任务十分艰巨。
农民工就业也面临着新挑战。
《报告》称,当前,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等领域企业岗位出现持续流失。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呈上升态势,且涉及领域从工程项目建设向低端制造业、采矿冶金、住宿餐饮等行业扩散。
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调查显示,受宏观经济影响,农民工用工需求有所下降,2016年第一季度有招聘计划的企业占23.7%,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招工规模同比缩小。
调查同时显示,认为找工作有点难或很难的农民工为37.3%,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表明农民工就业形势有所吃紧。这一趋势在2016年或将更加明显。
2015年第四季度,第一产业的需求人数在人力资源市场继续减少,占1.4%,第二产业占39.8%,用工需求下降;第三产业需求上升,占58.8%。
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结构看,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技工需求持续旺盛,100个城市市场供求数据显示,高级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求人倍率都在1.9左右,相当于差不多有两个岗位等一个人,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创新人才和新技术人才供不应求;而一批传统产业岗位迅速消失,部分劳动者不适应新的职业转换,出现就业困难。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找工作更加困难,45岁以上人员的求人倍率这两年一直在1以下,2015年第四季度仅为0.66,供给明显大于需求。
《报告》特别提醒需要注意行业性用工萎缩,造成部分劳动者就业困难。2015年市场招聘岗位数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减少,且首次出现东、中、西部均连续同比下滑,表明在经济下行、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多重压力下,企业用工处于持续收缩,并呈现区域扩散态势。
据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显示,第一季度有招工计划的企业同比下降8.5个百分点,无招工计划的企业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部分传统制造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工需求下降较多。一些地方反映,2016年春节后部分传统加工制造类企业用工需求比上年春节后同比下降幅度较大,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部分企业甚至停止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