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开学季大学生频遭诈骗 一万条学生信息打包卖200元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10-06 18:05:11
  一通陌生的来电,电话那头的人能直呼你的姓名。他还知道你报名哪场考试,知道你正准备买房或新房将要装修,知道你的孩子今年是否参加了高考……

  近一周时间,山东临沂接连发生3起电信诈骗学生案件。辛苦积攒的学费、生活费被悉数骗尽,更有两个鲜活的年轻生命在悲愤交加中陨落。人们不禁追问,为什么骗子掌握的信息如此精准,还能及时更新?

  如果说,实名制落实不严的虚拟号段为诈骗分子提供了“隐身衣”,那么被大量泄露与贩卖的公民个人信息,无疑是他们屡屡得手的凶器。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有55%的网民收到过“冒充公安、卫生局、社保局等公共机构进行电话诈骗”的诈骗信息。近一年的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915亿元。

  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无非是通过接触数据的工作人员、储存数据的第三方企业,以及凭借技术手段破解、窃取数据库信息。信息泄露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倘若能第一时间发现数据被泄露,尚能为及时挽回损失与消除影响赢得主动。相反,假如对保管的信息数据不闻不问、麻痹大意,数据信息被大肆盗取却还被蒙在鼓中,最终将难逃法律追责。

  面对肆无忌惮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法律仍是最强有力的武器。去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相关罪名的适用情形与刑罚措施,同时增加了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要求。在司法实践中,不少泄露、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分子已经受到法律的制裁。

  巨额财富消解无形、美好家庭家破人亡、年轻生命接连凋零,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贻害无穷,更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惟有从业者高度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职能部门不遗余力加强监督,司法机关严厉惩处泄露、盗取、贩卖信息的黑手,才能为公民隐私穿上“保护衣”,不让公民个人信息成为骗子手中的凶器。

  文/新华

  关注

  这些短信不要点

  之前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电信诈骗案例最为高发的广东省,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接收过诈骗短信。此外360发布的2015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指出,包括“中奖短信”这类看似已经很不“新鲜”的诈骗方式,仍然在诈骗分子中有着较高的使用率。该报告的数据显示,这类短信2015年度的举报受害者人数占到手机举报总数的16.8%,由此可见,仍有很多人对于一些“古老”的骗术还并不十分了解。

  “尊敬的用户您好:恭喜您的号码已被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栏目组抽取为场外幸运用户,您将获得本栏目与赞助商送出的创业基金13800元人民币。详情请登录活动官方网站*****.cc领取。”

  “您的话费积分已满,可兑换335.26元现金礼包。请用手机登录http://10086llj.com/根据提示安装完成后领取。”

  “尊敬的工行用户:您的电子密码器将于次日失效,请速登入手机维护网站wap.icbcsap.com进行更新。”

  “邮政通知:您有一份包裹已到达,因派送不成功。请速与工作人员联系:020-897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