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家人34口人相聚一处30年 四世同堂不分家
“女大出嫁,儿大分家”这是陕西关中农村自古形成的民间风俗,也是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陕西宝鸡眉县却有一户人家,从上世纪80年代,立下“兄弟不分家,贫富一起过”的约定,这个30多口人组成的大家庭,四世同堂,吃在一口锅里,住在一个院子,和谐美满,其乐融融,在当地传为佳话。
对此,西安民俗研究学者茅笛分析认为,一个农村家庭四世同堂不分家,和谐相处三十年,世间少见难能可贵,对于如今家庭成员相对冷淡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一个良好的治家标本。
儿孙欢聚一堂令八旬老人倍感欣慰
到眉县金渠镇打听询问陈志平老人,知道的人并不多,可一问“四世同堂的老陈家在哪住?”几乎人人皆知。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没费多大工夫,就来到了眉县范家寨村一组一户独家独院。进门处是刚盖不久的二层小洋楼,院子北边一溜房屋是厨房,南边种着芭蕉、竹子、四季青,绿意盎然,令人感到神清气爽。
走进小院,只见一位白发老人微笑着迎了上来——他就是这个家的老寿星陈志平老人,他把客人让到沙发上,又是切西瓜,又是倒茶水,还一个劲说,“这么热的天,为我家这点事辛苦你们啦,真觉得过意不去。”
这时,陈家的长子陈仓宽听到家里来了客人,从楼上走了下来。据陈仓宽介绍,他父亲陈志平今年84岁,母亲高桂兰今年80岁,是他们家的第一代;他们家的第二代弟兄三人,他今年61岁,在农村劳动,以种植猕猴桃为生。他大弟陈仁宽今年60岁,在西安工作,是国家公务员,即将退休;二弟陈军宽今年57岁,以前是教师,现在眉县环卫局工作。至于他们家的第三代:他家有两女一男,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汉中工作,是现役军人。大弟家有一儿一女,都参加了工作。二弟家一儿一女,儿子退伍转业在乡镇工作,女儿是教师。陈家第四代,有孙女孙子外孙子外孙女共7人,包括女婿侄女婿在内全家一共34人。
令陈志平老人感到骄傲的是,在他们家中,有7名共产党员,3名教师,3名营团级军人,7名国家公职人员,“这些娃们家,不但工作干得好,对我和我老伴孝顺得很,我老汉这辈子知足啦!”
随后,陈家的长子陈仓宽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住房和厨房,这栋楼是2015年刚刚盖起的,面积达750多平方米,一层东边住着两位老人,西边是老二的房屋;楼上东边是老大家,西边是老三家,每所房屋都是四室一厅,面积在150平方米左右,包括客厅、厨房和洗手间,房子主体造价48万元,包括内部装修共花费54万元,是他们弟兄三个共同集资修建的,用陈仓宽的话说,“要不是我们弟兄三人齐心合力,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修建这么漂亮的房子的。”在这四间住房中,唯独没有见到锅碗瓢盆的影子,原来,这一大家子人,多年来一直没有分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在一口锅里吃饭,院内的大厨房和大铁锅一次就能够供应近40人的用餐伙食。除了春节以外,每年的五一假期、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都是陈家的“团圆日”,一家大小围在两位老人身边,吃饭喝酒,唱歌跳舞,打牌助兴,快乐开心,其乐融融……
妯娌情如姊妹婆媳如同母女
一般在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但在陈志平老人家中却是另外一种情形,陈家三个儿媳,对待婆婆高桂兰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关爱有加。平时老二老三媳妇都在单位上班,大嫂陈玉花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为人善良忠厚,每天在地里忙着给猕猴桃浇水、授粉、嫁接、套袋,回到家里还要做饭洗衣,饭做好了端给老人,等一家人都吃上了饭,她才最后用餐。近年来,婆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陈玉花给老人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任劳任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