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养老休闲

重庆潼南区109岁婆婆郑世祥轻松端起20多斤重簸箕扬尘

来源:重庆商报  发布时间:2016-09-30 14:12:02

婆婆五世同堂,膝下共有28口人,家人总是劝她少做或是不做,大多时,她都是偷偷进行。用她的话说就是,“身子骨还好着呢,不干点手头活,全身上下都会不舒服”。

端起20多斤重的簸箕扬尘 娴熟又轻松

米心镇距城区40余公里,属于潼南较偏远乡镇。毗卢村6社,离场镇约8公里。

昨天上午11点过,记者赶到时,婆婆正在抹着玉米棒。蓝白相间的花布外衣,帆布鞋,婆婆头发斑白,露出笑脸时,看得出口中牙齿已所剩无几。簸箕放置身前,随着两只手左右发力,颗颗玉米粒不停地往簸箕中洒落。

“这些苞谷才从地里掰回来,反正我也闲着没事,就帮着抹点苞谷籽。”婆婆告诉记者,“我儿子怕我累到了,不让我忙活,可我觉得身体还好着,干点手头活出不了啥大问题”。

旁边堆放着的玉米棒抹完,簸箕已接近装满,足足20多斤。只见婆婆弓下腰去,双手将簸箕端在了胸前。随着簸箕上下晃动,里面的皮壳和杂质随风飞扬,时不时,婆婆还要把嘴凑上前去,吹一下,动作娴熟又轻松。

耳不聋眼不花 40分钟砍完一撮箕红苕

中午12点半,吃过午饭,接下来,是灶房煮猪食的时间。

家头没置办切割机,满满一撮箕红苕,要砍成碎块,这样可节约大半的火候。屋檐下,婆婆找来一只小板凳坐下,拿起一个红苕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劈成两半,再切小,如此往复。

大概花了40分钟,婆婆将全部红苕砍完。期间,未曾起身。因担心采访打搅,婆婆分神把手划伤,但她不住地表示“莫得事”。

“我妈闲不住,起早贪黑辛苦了一辈子。”婆婆73岁的儿子吉声彦介绍,每天还要帮着砍南瓜,切猪草,洗衣服,干些力所能及的手头活,“农历6月28日生日那天,她都闲不住。”

吉声彦说,前几年,母亲能拉动锯子,把他扛回来的树枝一截截地锯成柴禾。“现在我们不让她做活路了,特别是重的体力活。”吉声彦告诉记者,“虽然这两年身体大不如以前,但她耳不聋、眼不花,不仅能穿针引线,有时我们说点悄悄话,她还要在旁边搭下白。”

最爱看武打战争片 喜欢凑闹热还要赶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