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疫苗异常反应诊断公开 上海母亲一审胜诉
然而,除了诊断活动的细则,华秀珍还向上海市卫计委申请公开支持“疑似疫苗异常反应接种者及家属不能全程参与诊断会”的政策文件、上海市狂犬疫苗异常反应相关数据等其它信息。法院未支持她另外的请求。
华秀珍引用了2014年4月4日六部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定期发布本省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并及时公布重大不良事件处理信息;要建立媒体沟通机制,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并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则指出,上述信息属于咨询类政府信息,不在强制公开的范畴。
除了由疾控中心承认女儿患的是疫苗异常反应后遗症,她们别无办法要求疫苗生产企业进行赔偿。华秀珍表示,在她们求医问药的过程之中,没有医生愿意在女儿的病例中写明这是疫苗异常反应,虽然他们承认症状“很像”。
除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之外,2010年3月,卫生部曾专门下文强调: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出调查诊断结论。
疫苗异常反应后遗症的治疗已非常困难,这些患者有时甚至得不到承认:异常反应的概率很低,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曾透露,疫苗不良反应概率大约在百万分之一到二之间;然而,极少数的发病者或死或残,为全民免疫工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曾在“两会”期间建议,将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纳入医保范畴,按照国家、疫苗生产企业、个人承担不同比例缴纳保险金;改用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根据一个全国统一的赔付标准进行赔付,并对难以鉴定的病例酌情给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