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局:27批次食品不合格 水果占比最高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焙烤食品、薯类及膨化食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和食糖等9类食品682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655批次,不合格样品27批次。其中,水果及其制品80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占5%。
此外,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67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3%;肉及肉制品95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占4.2%;水果及其制品80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占5%;水产及水产制品131批次,不合格样品6批次,占4.6%;焙烤食品66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4.5%;薯类及膨化食品49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2%;酒类86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3.5%;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45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4.4%;食糖63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3.2%。
通报显示,不合格样品涉及的标称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为:
(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不合格样品2批次为: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特级初榨橄榄油的酸值为2.4mg/g,标准为不超过1.6mg/g,超标0.5倍;广西巴马磨师傅长寿食品综合厂生产的野山茶油苯并[a]芘检出值为33μg/kg,标准为不超过10μg/kg,超标2.3倍。
(二)肉及肉制品不合格样品4批次为:靖江市优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制猪肉脯中大肠菌群超标,检出值为40MPN/100g,标准为不超过30MPN/100g,超标0.3倍;海南鑫湘沅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湖南风味腊肉中亚硝酸盐检出值为48mg/kg,标准为不超过30 mg/kg,超标0.6倍,在该样品中同时检出不得在该产品中使用的日落黄,检出值为0.002g/kg;龙海市石码宏峰肉制品厂生产的沙嗲牛肉片菌落总数超标,检出值为84000 CFU/g,标准为不超过10000 CFU /g,超标7.4倍;北京市为明食品厂生产的酱牛腱子菌落总数超标,检出值为290000 CFU /g,标准为不超过80000 CFU /g,超标2.6倍。
(三)水果及其制品不合格样品4批次为:广东马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陈年陈皮中铅的检出值为2.1mg/kg,标准为不超过1.0mg/kg,超标1.1倍;汕头市大同食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无核盐津葡萄菌落总数超标,检出值为2200 CFU/g,标准为不超过1000 CFU/g,超标1.1倍;滨州市味佳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雪片山楂的苯甲酸检出值为0.57g/kg,标准为不超过0.5g/kg,超标0.1倍;海南南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椰子角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值为1.30g/kg,标准为不超过0.35g/kg,超标2.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