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环境保护

苏州古城在太湖边缘低洼地区700年无洪灾

来源:人民网 赖晨  发布时间:2016-09-25 20:24:08

核心提示:总之,苏州古城的防洪方略是“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即用拦河堰、护城河、城墙、水关、河道、池塘、阴沟等组成一套科学而严密的防洪系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苏州古城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赖晨,原题:苏州古城为何700年无洪灾

我国古代,一直洪患不断。而苏州古城地处太湖边缘的低洼地区,上承洪水过境,下受高潮倒灌,有江海之害,早在战国时代便是全国最差之地,被列为下下等。但就是这座古城,却自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至清末(1223-1911),近700年无水潦之灾。这是什么原因呢?

伍子胥选址科学

吴国到了阖闾时,国力已相当强盛。一心想称雄的阖闾感到诸樊建的吴子城(苏州内城)规模很小,周围不过五里,难展宏图,便委派伍子胥兴建新的国都。伍子胥在动工之初,特地相土尝水,做了不少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苏州古城外的湘城,相传伍子胥到这里相土尝水后,因其地势低洼、土质疏松,恐将来会陷落积水成湖,便决定在原地扩大规模,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

今天看来,苏州古城作为吴国都城,虽选在五湖三江的交汇处,北近长江,西依太湖,溯三江而上,却是湖水海潮不易侵袭之地——既扼太湖下游河道的咽喉,又位于低丘山岭至平原的过渡地带的高处,比周围地势略高,这样可避开太湖洪水的直接冲击,又得水利交通之便。能将城市和湖河水系结合得如此之好,这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