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委公务员:单位分房9000元/㎡ 吃饭一天6元
对于感觉是否已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之列,刘峰称,自己年收入20万元左右,买房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每个月还要还房贷,生活压力很大,肯定不能算是中等收入群体。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北京的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最高,年收入为25.6万元,其次是上海中等收入群体年收入为21.98万元,广州的中等收入群体年收入相对较低,为17万元。
但记者同时也采访了多位有房且无房贷的北京本地白领,他们普遍感觉经济压力并不大,一些年收入远低于25.6万元的人员甚至认为,即便自己算不上中等收入群体,但自己现在过着的却是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
企业主感受财富增长压力
2003年,张浩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就职于某建筑类大型企业。十年后,感受到企业的发展后劲乏力,张浩选择自己单干,在北京创立了一家建筑类企业。
张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年薪大概在几十万元,后来整个行业发展状况不好,导致个人收入急剧下降,有一年个人收入最大头的绩效奖金总数还不如往年发绩效奖金时缴纳的税款多。
“2013年正值建筑类产品升级,感觉此前企业的产品寿命接近尾声,加上我在行业内也积累了很多资源,所以就选择自己创业。”张浩说,现在自己账面上的工资不高,但是算上公司收益的话,肯定比以前的收入要高。
收入增加带来的是压力增大,从打工者变成创业者,对心理上压力的变化感受得自然更为清晰。
张浩介绍,以前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舒服的,除了领取工资外,各种消费都可以报销,公司还能提供住房补贴等各种福利。自己创业后,每个月都要给员工发工资,有应收账款要收,每天的订单要有一定的保证,和以前相比压力自然更大。
“现在做企业的环境并不是很好,比如我们经营企业每年投入的钱所换回来的收益,还没有别人投资房地产换回来的收益大。再加上融资上的压力,企业并不好做。”张浩认为,宏观政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很大,自己不断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努力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调整,力求升级换代。即使这样,他对自己未来财富的增长依然有些担忧,感觉自己财富增长的空间正在压缩。
不过,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企业主对于压力的感受可能会有不同。
从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几年时间里,钱国军在位于中部某市的老家经营起了一家不错的生产加工企业,企业员工从十几个人发展到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