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沧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研发推广“旱作水稻上山”
近日,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研发推广的“水稻上山”技术,相关话题引起网民热议。如何看待其可行性和影响?国家相关政策是怎样的?丘陵山区如何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
“水稻上山”技术有特定的适宜区问:近日,“水稻上山”话题引起网民热议。如何看待山上种水稻的可行性?答: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就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这些田本来就有,并非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这个栽培模式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朱有勇院士在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蹲点扶贫期间,发现当地农民喜欢吃大米,但当地多为旱地,主要种玉米,水稻不能自给。为此,其团队在当地示范推广杂交稻旱种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两个难点:一是筛选出适宜旱种的“滇禾优615”等品种,解决水稻旱地分蘖难题;二是通过推广应用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解决了旱地稻田易杂草丛生的难题。2022年,这项技术推广了53.12万亩,水稻平均亩产350至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朱有勇院士介绍的亩产788公斤,是0.52亩小面积上多施了一次肥、多浇了两次水的条件下取得的,是专家攻关田产量,不是农户大田产量。这种小面积攻关对探索本地区水稻旱种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为筛选品种、集成技术探索了出路。
山地稻田约占全国稻田15%问:目前山上的稻田比例有多大?产量怎样?答: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稻米消费量占口粮的60%。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平原稻田占我国稻田面积的近60%;丘陵稻田占25%左右;山地稻田约占15%,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这也是我们国家资源条件决定的,为了保障口粮,历史上很多丘陵山地能种的都种上了。比如说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就是立足当地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我们调查,山地水稻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比平原地区低近200公斤,比丘陵地区低100公斤左右,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山地有效积温和光照时间偏少,对水稻品种要求高,一旦选用不当就会导致生育期缩短,结实率和产量下降;山地稻田地形起伏大,土层偏薄、地力偏差,农田水利、机耕路等设施发展滞后,容易受旱涝灾害影响。这也是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要通过选育适宜品种、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山地水稻单产水平。
25度以上坡地禁止开垦建设高标准农田问:有网民认为在丘陵山区搞高标准农田建设破坏生态,费钱费力。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答: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一要求的实际举措。国土“三调”显示,全国位于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约4.4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74%。在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地不仅要种,还必须要种好,就需要通过把斜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配套水利设施等措施,提高这些耕地的产能。国家对在坡耕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要求因地制宜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比如,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水资源、气象条件等,不同条件有不同的建设要求和标准,雨水多的地方要采取建护坡、田坎等农田防护措施,避免产生塌方和泥石流。建设选址要合理,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特别是不得借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名,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垦山、开荒。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将其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经核实,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流传最多的一张图片实际上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有农田被暴雨冲毁的图片,也与在山上种水稻无关。在汛期农田被冲毁往年也有,我们每年都对农业防汛排涝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受灾地区及时修复水毁农田,恢复农业生产。
依法推动整改复耕但避免“一刀切”问:“水稻上山”不是“毁林造田”,但网上有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说法,反映一些地方“毁林造田”。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政策规定?答: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首先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保护耕地的制度措施,但一些地方仍然出现违规利用耕地搞“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比如绿化造林、挖湖造景、挖塘养鱼、种植苗木草皮等,必须要整改复耕。但在整改过程中,要区分情况、分类处置,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作物生长规律,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成林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客观实际,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要合理把握耕地恢复节奏,留足留够过渡期,给农户和经营主体合理准备时间。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一些地方在整改复耕中涉及退出林地转为耕地。这些“林”,不是以前“退耕还林”中为保护生态造的“林”,而是近年来超计划、超政策、超要求,违规在耕地上建的“林”。对这些林地整改复耕,不是“毁林造田”,更不是有的网友所称的“退林还耕”。
云南澜沧水稻上山调查 :未发现破坏生态,朱有勇院士称遭网暴很委屈近日,“水稻上山”话题引热议。澎湃新闻实地走访“水稻上山”推广区域之一的云南澜沧县,未发现有破坏生态的行为。面对网暴和质疑,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称内心很委屈。
相关报道:水稻“上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长山、杨静“地块二,折合亩产736公斤……”去年10月底,在云南开远市中和营镇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和当地村民一起测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云南开远市杂交稻旱种测产现场。(新华社发 李雪琼摄)
530多亩平均亩产661.81公斤!“都是优质稻,产量高、口感好。”朱有勇对结果很满意。中和营镇的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是云南推动水稻旱地种植,解决山区农民口粮的一个缩影。
水稻,自古以来都是种在水田里。我国一些山区,群众没有水田,不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为破解这一难题,山多旱地多、水稻产能不足的云南,近年来积极选育适宜旱种的杂交稻品种,并集成轻简化种植模式,让水稻“上山”,开辟了稻谷生产新途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体现。
梯田连片水稻旱作。受访者供图
技术突破,水稻能“上山”
中和营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缺水,气候干旱。多年来,中和营镇只种耐旱作物。朱有勇说,脱贫之后,大米成为基本口粮,但要到市场去买,当地村民特别想吃自己种的大米。
社会需求就是创新的驱动力!科研团队便着手研究“水稻旱作”。
水稻旱作。受访者供图
水稻旱作,并不是把水稻插在旱地里那么简单。朱有勇团队面临的首个问题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禾本植物分蘖能力。朱有勇说,分蘖,通俗地说是一棵秧插下去长成一丛稻株,一粒稻谷变成几十粒,水稻淹水种植,需要在水里才能完成分蘖。
旱作水稻。受访者供图
团队利用杂交优势育成的系列新品种,能实现在旱地与在水田里一样分蘖旺盛,并且根系发达扎得深,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强,抗旱能力增强。
除草也是令农民头疼的事。旱地杂草比水田多得多,旱地水稻出苗后,适逢高温多雨季节,杂草长势快,种类繁多,与秧苗争肥、争水、争光,导致旱稻减产。原来许多村民看到草出头才除草,研究团队为村民提供杂草萌芽期封草技术,选择适用除草剂,便能及时有效解决杂草问题。
还有水肥管理技术,一下子让老百姓掌握很困难,科研团队就办培训班、搞示范田,让大家看到成果,相信水稻旱地种植技术。
专家指导村民掌握杂交稻旱种要领。(新华社发)
朱有勇说,他们的技术突破了两个关键难点:一是利用杂交优势突破水稻旱地种植分蘖不足的难点,育成旱地条件下分蘖旺盛的“滇禾优615”等系列品种;二是基于旱地杂草的生长发育规律,研发出水稻旱地种植的封草技术,解决旱地杂草危害严重的问题。
随后,朱有勇团队在中和营镇做示范。一开始定的亩产目标是500公斤,而测产下来,最高达736.28公斤,超出朱有勇的预期。
云南省内外专家对云南澜沧县的旱种杂交稻进行测产验收。(新华社发)
推广有力,群众受益多
云南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405亩旱种杂交稻获丰收,总产28万公斤。“村民人均可得稻谷逾千公斤。”朱有勇说,村里只有旱地,以前村民吃大米要去市场上买,因推广旱种杂交稻,村民实现了“大米自由”。
云南澜沧县竹塘乡杂交稻旱种千亩核心示范区。(新华社发)
云南山区面积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水稻种植缺水。水稻专家、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杜云龙说,杂交稻旱种需水量不高,可充分发挥云南山地产粮的潜力。
为集成推广最佳种植方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产量效益的旱种绿色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云南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技推广部门、群众等形成合力,积极培育生产主体、建设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技术应用。
连片水稻旱作。受访者供图
2022年,云南出台杂交稻旱种推广实施方案,以海拔1700米以下雨热资源丰富的中低海拔区旱地作为重点,推广种植50万亩。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道金荣介绍,有关方面还建立专家指导组,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西双版纳州去年旱种杂交稻面积10.6万亩。“最高亩产550公斤,最低400公斤左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普丽花说,前几年州里进行旱种试验,与经济作物套种,积累了一定经验。2022年利用无法种植大春作物的田地种植,为群众提供农资补助、技术指导,推广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种植模式。
专家对云南西双版纳州旱种的杂交稻进行测产。(受访者供图)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云南按每亩200元的标准,安排1亿元的推广资金,以补助农资等形式,减轻农户种植负担。“我们免费提供种子、育秧农资。”开远市灵泉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荣建文说,他们已在平缓旱地推广100亩旱种杂交稻,群众接受度较高。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全省杂交稻旱种2022年试点任务超额完成,今年预计推广面积不少于50万亩。开远市灵泉街道崩打村种植户张伟去年尝试杂交稻旱种,2022年种植面积4亩多,平均亩产超400公斤。在农技推广部门指导下,张伟全程按技术规程种
植,获得丰收。云南宁洱县杂交稻旱种喜获丰收。(新华社发)
扩面提质,让“滇禾”出滇
相对于普通水稻,尽管旱种的杂交稻需水量较少,但种植地年降水量仍需满足一定标准。“大部分适种的南方山区,靠自然降雨就能实现水稻生产,可节约生产用水等成本投入。”朱有勇说,新技术还省去育秧、插秧等环节,在整地、播种、施肥、施药、收割等环节更加便利机械化操作,省工省力成效明显。
有关学者认为,杂交稻旱种利用传统旱地种植水稻,开辟了稻谷生产新途径,对推进我国缺水并适种地区种植稻谷,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需加强工作力度,扩面提质。
云南玉溪杂交稻旱种测产验收现场。(新华社发)
目前,云南已选育适宜不同海拔高度的“滇禾优615”“云陆142”等杂交稻品种,它们具有耐旱、抗病、分蘖力强、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利于在不同地区开展旱地种植。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博士李娟介绍,全省大面积推广的“滇禾优615”是该所与企业联合选育适宜旱种的杂交稻品种,该品种利用杂交优势在旱地条件下根系分蘖依然旺盛,并具有耐冷的优势。全省10余个点位测产统计显示,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逾500公斤。
临沧市临翔区旱种的杂交稻。(受访者供图)
云南通过建设旱稻核心示范区,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不同地区的旱稻生产,扩大对周边群众影响力。杜云龙介绍,在一些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的区域,可实行经济作物或果林与杂交稻旱种相结合,促进土地的多元化种植与利用。
朱有勇说,新技术推广要一步步走。农民需要掌握“最后一公里”的技术,完全接受需一定时间,农业科技人员要稳扎稳打。“针对杂草防治、虫害防控等内容,科研部门集成技术体系,并培训农户。”
专家指导村民掌握杂交稻旱种要领。(新华社发)
2015年,朱有勇作为中国工程院驻村科技特派员在云南澜沧县驻村帮扶,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推广冬季马铃薯、林下中药材等科技成果,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助力当地群众脱贫摘帽。现在,朱有勇团队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推广405亩水稻旱地种植,村民人均获稻谷逾1000公斤。
云南省内外专家对云南澜沧县的旱种杂交稻进行测产验收。(新华社发)
“论文不要锁在抽屉里,不要贴在墙上,论文要写在大地上。”朱有勇说,农业科技人员要接地气,成果也要接地气,科研成果就能真正地给老百姓带来效益,创造价值。他希望杂交稻旱种技术走出云南,让更多山区群众吃上自己种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