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销路不畅,菜价较去年同期“腰斩”
近日,山东曹县农民“毁菜”一事引发关注,同时亦有多地居民反映蔬菜价格较往年便宜。
“今年冬天菜价简直是‘跳楼价’,生菜1元一大棵,白菜1.5元一棵。”“曾经10块钱买1棵大白菜,如今10块钱能买一堆大白菜。”蔬菜价格真如居民所述的那么便宜?中新财经记者进行了调查。
部分蔬菜价格较去年同期“腰斩”
23日傍晚,中新财经记者来到北京丰台区某菜市场,由于临近收摊时间,菜市场里的部分蔬菜便宜处理。
图为北京丰台区某菜市场。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摄一位蔬菜摊的摊贩告诉记者,“新鲜菠菜4元一斤,不太新鲜的2元一把。”对于菜价,该摊贩也表示,“现在便宜多了,贵的时候菠菜能卖到8元一斤。”
在另一个摊位上,本来1.5元一斤的大白菜,摊贩称,“如果购买的话,1元一斤。”
除了菠菜、大白菜,中新财经记者注意到,菜市场里的多种蔬菜价格有所下降,若和去年同期相比,部分蔬菜价格更是直接“腰斩”。例如,菜市场里3元一斤的芹菜,去年11月份每斤曾卖到6元。
蔬菜价格下降,从数据上也能看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显示,11月11日至11月17日,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3.69元/公斤,比上周下降3.9%,同比下降32.5%。
其中,芹菜、莴笋、菜花、菠菜和大白菜的价格,环比降幅分别为13.5%、10.6%、10.4%、9.4%和8.7%,同比降幅分别为50.7%、29.7%、54.2%、49.3%和47.1%。
另外,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的蔬菜价格更是跌至“低谷”。在河南驻马店,居民郑洁告诉记者,“最近买的包菜9分钱一斤,白菜1毛5一斤,花菜1毛9一斤,西蓝花7毛钱一斤。”
“已经好多年没见过这么便宜的蔬菜了。”郑洁称,“认识的一位服装店老板,家里种的萝卜滞销,直接搞起了买衣服送萝卜的活动。”
资料图:超市内的货架上摆满了蔬菜。 陈超 摄蔬菜价格为何坐“滑梯”?
为何近期多种蔬菜价格下行,甚至相较往年价格明显偏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中新财经记者,“相比去年,今年蔬菜生长期气候条件较好。同时,由于去年以来蔬菜价格行情较好,菜农种植积极性较高,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这些因素使得蔬菜产量有所提高,进而导致价格走低。”
此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也发布消息,通过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中国蔬菜协会、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会商分析,预计11月蔬菜供应量较充足。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称,一是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生产。二是在田蔬菜面积增加,预计产量同比增加。据调度,10月底全国蔬菜在田面积9173万亩,同比增加174万亩。
蔬菜地头价跌至低谷,遭遇销售难题
虽然蔬菜整体销售价格下降,但不少人可能注意到,相比市场价,蔬菜地头价下降尤为明显。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数据显示,2022年10月,重点监测的28个蔬菜产品月均地头价2.75元/公斤,环比下降1.1%,比遭遇严重秋风影响的上年同比下降23.0%,蔬菜地头价位于近三年同期最低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值3.02元/公斤低8.9%。
曹先生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刘振屯镇,这里是当地蔬菜产区。他向记者表示,“现在地里的萝卜批发价是1毛钱一斤,之前甚至低到几分钱一斤,去年同期萝卜批发价则是五六毛钱一斤。”
对于萝卜地头价格走低,曹先生说,“今年气候好,萝卜迎来大丰收,再加上去年行情较好,今年也扩种了。”
但好产量并没有带来好销路,因疫情因素、市场消费量下降等原因,萝卜集中上市后遭遇滞销,曹先生和当地其他菜农一样,即使价格低点,也盼望能尽快销售出去。
据河南省相关数据统计,省内50个种植大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情况。记者注意到,不仅是河南,蔬菜滞销现象在甘肃、山东、河北等地也有出现。
航拍农民采收菠菜。 李海涛 摄
政府出手,解决“菜贱伤农”现象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在业内人士看来,蔬菜滞销,菜价跌破成本线,不仅会给菜农造成损失,也会挫伤其种植积极性,不利于后期菜价稳定。
面对多地蔬菜销路不畅等问题,地方政府已开始行动。
近日,河南省政府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安排部署蔬菜促销工作。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19日印发《关于开展蔬菜促销工作的通知》,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蔬菜产销对接等入手,努力解决蔬菜滞销难题。
22日,河南省再出台《关于严格执行物流保通保畅政策坚决纠正层层加码问题的紧急通知》,提到全力确保蔬菜运输畅通。严禁擅自阻断道路,确保通往蔬菜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道路畅通。鼓励因地制宜采取“点对点”方式解决蔬菜跨区域运输问题。
日前,由于卖不出去、卖不上价,山东曹县农民“毁菜”一事引发关注。面对当地芹菜等滞销现象,山东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已联系本地商超等与农民对接,并帮农民打时间差卖菜。
曹先生说,最近,在当地政府、媒体以及一些网红的帮助下,蔬菜销路开始好转,不少人去村里收货,自己也已挽回不少损失。
中新网(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