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家公墓已经无墓可售 逝者“转葬”河北
这些陵园虽都不在北京,但介绍上都在名字前沾上北京的边。如涿州卧龙公墓的主页上介绍其为“京南卧龙公墓”,怀来中华永久陵园介绍其地理位置为“京北新城”。还有一些墓地,专门针对北京市场销售。三河灵山宝塔陵园副总经理王文平告诉新京报记者,该陵园过去一年卖出2100个地葬墓位,80%以上销售给了北京市民。
“只要北京市民打电话,我们会安排一对一的专车上门接到墓地考察,如果愿意买墓,再安排免费接灵车。此外,每周二和周六在大望路都有扫墓班车。”王文平说。
王文平介绍,该陵园最低的地葬价为9500元,均为花岗石墓碑。而北京一些公墓的生态葬价格都已达9800元。
但在“一墓难求”的背后,市场的规范也暴露出问题,有媒体报道,一些经营性陵园公墓在大城市周边通过囤地、超标等手段获取暴利,其业务利润率超过银行、房地产。
墓穴不续租转河北买墓 根据北京市去年10月份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对于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应以适当方式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原则上不再以传统墓穴形式续租。
相关部门提出,要制定奖励鼓励措施引导市民自愿将传统墓穴进行生态改造。目前,通惠陵园已明确将免费到期的传统墓穴改造为骨灰深埋。八宝山人民公墓也提出,到期续租骨灰深埋可在原价500元基础上享受100元优惠。不过,具体奖励措施还未出台。
八宝山公墓从2013年正式分批办理续租,截至今年3月,办理到期墓穴续租业务共计6281份,在这些续租墓地中,愿意进行生态改造的占比还不足一成。万安公墓负责人介绍,目前还没有家属同意接受生态改造。
“我们以后可选择生态安葬。但是父母的墓已经下葬了,不希望再改成别的方式。”一位在八宝山人民公墓祭扫的市民说。
在三河的灵山宝塔陵园,北京市民李先生说,爷爷的墓地葬在通惠陵园,到期后可免费转到陵园的观音塔下进行生态安葬。但家人商量后觉得,老人还是应该留个墓碑,于是选择转向河北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