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哭丧人: 40分钟挣830元
四川郫县,职业哭丧人陈继英(右)在一场丧礼上哭丧。
原标题:职业哭丧人:买来的哭声
中国日报4月1日电(记者黄志凌) 陈继英(音)跪在一位74岁老妇遗体前,手拿麦克风,向周围的人哭诉这位已故老妇的艰难岁月,那时中国农民生活极其贫困,要把5个孩子拉扯大,实属不易。
陈继英言辞悲痛,触人心弦,一同跪在旁边的14位亲戚中,多人纷纷落泪。
陈爬到逝者脚前,细看之下,你会发现陈的眼中并无泪水。
陈继英是个职业哭丧人,家住四川省郫县的另一个村子,靠替人家哭丧赚钱。在四川农村,哭丧(中国丧葬礼俗)带头人往往会获得一定报酬,这已成为一种传统。
陈继英通常是受雇于死者家属,并于丧礼两小时前抵达死者家中,并会详细询问死者生平事迹。
了解完死者信息之后,陈继英表现得如同逝者子女一般,称其为父亲或母亲,哭泣着复述其生平事迹。这个地方的老辈人,在早年都过过一段苦日子。陈声泪俱下,讲述死者生前的艰辛,使得亲友无不为之动容,悲痛不已。一年里有320天,陈继英都在做替人哭丧的活儿。
据该县开殡葬公司的中年男子陈超清(音)透露,40分钟哭丧的报酬是830元。
许多当地农村人都指责这样的行为,称陈继英对逝者并无真情实感。陈继英本人也说,自己每天为毫不相干的人哭丧主要是为了赚钱养家。但她强调自己很多时候会被逝者亲友触动,内心确实很难过。
3个月前,四川成都郊区,一位八旬老人去世,她的儿子在葬礼上悲痛不已,满地打滚。“他的悲痛伤心触动了我,那时候我是真心实意的。”陈继英说,“后来我的哭声又传染到其他亲友,他们也都哭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