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现境外输入猴痘1例
来源:重庆卫健委 发布时间:2022-09-17 14:36:04
9月16日,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该病例为自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期间,发现皮疹等症状,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国家组织专家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
猴痘是什么?它怎么传播的?吴尊友解读造成猴痘传播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飞沫传播尚待进一步证实,但不会通过气溶胶传播。猴痘历史上并不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但欧美国家报告病例中,约95%的病例经由性行为感染猴痘,其中,男男性接触者的猴痘感染风险最高。儿童病例所有增加。儿童确诊感染猴痘病毒,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因皮肤间密切接触而感染猴痘病毒。就儿童而言,感染猴痘病毒可能经由搂抱等亲密接触的行为,以及共用毛巾、被褥、杯子和餐具等物品传播。
猴痘有哪些症状?人被猴痘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大约2~3周,平均12天,随后会出现高热、头痛、背痛、全身不适、咳嗽、淋巴结肿大,偶尔发生腹痛。病程中还可并发细菌感染、败血症、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一、典型症状人猴痘的临床表现类似天花,但一般症状较轻。病程可分为侵袭期和皮肤发疹期。1、侵袭期:特征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痛、淋巴结肿胀、背痛、肌痛和极度虚弱等。2、皮肤发疹期:全身都可发疹,95%病例皮疹发生在面部,75%病例发疹在双手手掌与双脚脚底,身体部位几乎同时发疹。持续10天左右,皮疹从斑丘疹发展到水疱、脓疱,最后形成痂壳。持续3周时间,痂壳脱落消失。二、其他症状全身病变损伤部位从几个到几千处不同,70%的病例损伤口腔黏膜,30%损伤面颊,20%损伤眼脸和角膜。有些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可发生严重淋巴结病,出现淋巴结病变有助于猴痘鉴别诊断。因为天花和水痘都不会出现淋巴结病变,猴痘症状通常可持续14~21天。猴痘的严重性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出现死亡。一项历史数据综合分析显示,猴痘的病死率约为8.7%,其中,中非的猴痘病死率为10.6%(95%CI:8.4%–13.3%),西非的猴痘病死率3.6%(95%CI:1.7%–6.8%)。造成中、西部非洲猴痘病死率差异的原因仍然不清楚。2022年报告猴痘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03%,且报告5例死亡病例均在非洲。目前观察的低病死率,是因为流行的病毒毒株不同,还是欧美国家人群身体素质好,还是医疗服务给予及时治疗,尚待进一步研究。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猴痘病例的处置工作,第一时间指挥调度、安排部署。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行动、迅速响应,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追踪排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和全面消杀等相关工作。经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此外,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还发布了猴痘相关科普知识。据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脑炎等。本轮疫情症状轻,皮疹数量少且不典型。猴痘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2022年5月以来,发生在非流行国家的猴痘疫情以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为主(约占96%),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症状在2-4周内自行消失,但对免疫缺陷者等特殊人群,可能会导致临床并发症,甚至死亡。
个人如何预防猴痘?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猴痘疫情信息。尽量避免与当地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体液、分泌物、血液等,肉类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应配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同时加强个人手卫生。如果必须接触猴痘病人,应避免身体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共用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衣物等),照看或探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注意做好手部卫生,及时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动水下洗手。近期已回国和即将回国人员:疫区归国人员入境21天内应主动开展自我健康监测,若在国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应主动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和接触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即将回国人员除注意上述事项外,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近期计划出国人员: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国家猴痘疫情,了解掌握猴痘预防相关知识,如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猴痘病人,避免与病人共用物品,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做好个人手卫生,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猴痘相关症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