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万元一针的美国诺华公司“天价药”获准进入中国
来源:中国药物临床试验官网 发布时间:2022-09-07 11:42:15
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官网信息,罕见病SMA(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药物Zolgensma近日在中国正式启动三期临床。本次实验将由北大一院领衔,协和医院等8家国内机构参与其中。
Zolgensma来自美国药企诺华,被称为“医药史上最贵药物”,单价高达212.5万美元(约人民币1442万)。此次国内临床再次引发热议:该药为何如此“天价”?门槛之高,即使在国内落地患者也难以触及,是否有望纳入医保?
1400万元一针!救命药为何要天价?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病症,也是“渐冻症”的兄弟病。它常发于婴幼儿时期,高达万分之一的发病率,使它被称为“最常见的罕见病”。而Zolgensma是目前已知针对SMA的公认有效治疗手段,通过单次注射即可阻断病程。我国SMA患者每年新增1200例,现存患者超3万人。Zolgensma在我国临床试验正式获批,让万千患者终于看到一线希望。然而,1400万天价却使人望而生畏,甚至被斥为“用患者生命做要挟,索要赎金”。生命无价,然而对药企来说,研发却有价。诺华CEO大卫·莱纳在面对天价争议表回应称其研发成本太高,只有这个价格才能覆盖成本,还说:“它只需要一次治疗,性价比更高。”电影《我不是药神》也曾有类似困境的探讨。影片中,绝症药物“格列卫”也出自诺华。资料显示,其从开始研发到落地,耗时14年,成本800亿美元,上市后定价15万元/年——远远超出普通家庭承受能力。天价药的残忍之处在于,似乎给了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希望,却又让希望破灭。高昂定价下,似乎只有财富拥有者者才能掌握生命主动权。据港媒报道,赌王何鸿燊生前为求续命,补脑针每日花费高达86万,最终用25亿港元换来“多活”11年;李嘉诚89岁身体走下坡路时,不惜重金求取美实验室的延年分子,一颗高达156万……难道最终决定生命的长度的,只能是钞票的厚度吗?
一线曙光?70万“低价”替代品成功入医保对患者来说,此次天价Zolgensma的国内临床固然值得期待。然而,更“实际”的或许是——能否找到Zolgensma的平价替代?目前,科学家找到了潜在替代品“诺西那生钠”。不过,70万元/针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依然难以负担。所幸去年12月,诺西那生钠经成功谈判终于被纳入医保,自费部分仅为6000元左右,过去被价格劝退的SMA患者将因此获得重生机会。据悉,此次医保目录谈判成功的新增药品多达74种。随着更多高价药纳入医保,千万被钱困住的患者,重新看到生命曙光。格列卫2015年就开始纳入各地医保,患者自行承担部分仅为原来16%左右;2017年,又进一步提升报销比例,单价从2.3万降至0.22万;近来随着我国科研进步,国产替代品也层出不穷。“科研进步是生命之光”,随着科技进步,不仅SMA等罕见病可以得到治愈,就连基数更为广大的衰老也可以逆转。哈遗大学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戴维.辛克莱尔曾表示:“疾病是一种人体衰老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衰老能够得到逆转和颠覆,就有望从根本上预防疾病。”2013年,戴维教授在《cell》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一种“衰老颠覆”分子(爱沐茵核心成分),在逆转身体老化、机能衰退上潜力极佳。在动物实验上验证成功,他带领全家人一起食用,包括一条毛发金黄的宠物狗。效果出乎意料。现年50岁的辛克莱教授,长期摄取该分子后,基因检测显示,他的生理年龄仅31.4岁,还表现出白发减少,皮肤、骨骼指标趋于年轻的潜力。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爱沐茵”类分子剂都因获取困难,门槛极高(克价上万元),只有极少数富人群体才有能力获取。如今,我国科学家通过技术突破,终于成功实现该颠覆分子的量产,使其成本降低95%以上。由此产出的亲民版“爱沐茵”,被京东官方邀请入驻,常年占领京东营养健康榜“销冠”位置。资料显示,目前已有数十万中、老群体,衰退老化得以减缓。
“每一个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医保局代表张劲妮在此次谈判时反复强调:“每一个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尤瓦尔·赫拉利也曾在《人类简史》中表示:“如果科学取得的疾病、抗老和再生的进展,却只能惠及富人,对无力负担科学奇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诺西那生钠、格列卫等天价药入医保、前沿生命科技爱沐茵的普及,都是“科技平民化大趋势”的一个缩影。虽然过程不易,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生命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未来科技之光能照亮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