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女排戴口罩比赛:强大的惯性氛围湮灭常识

来源:无法占用的顾意  发布时间:2022-08-27 17:38:03

   凌晨3点55分,排协道歉了。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8月25日进行的2022年女排亚洲杯小组赛中国对伊朗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姑娘第一局戴着口罩比赛的照片和视频,刷屏了。
 

  为什么刷屏?原因只有两个字:常识。
 
  剧烈运动时不能戴口罩,这是一个基本生活常识,甚至都算不上什么医学常识。
  早在2020年,浙江、河南、湖南等地,就相继出现学生在校戴口罩运动猝死事件,有正规媒体报道,比如体坛报。
  我还特意查了下,体坛报社是浙江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于1993年11月成立,拥有近三十年的体育报道经验了。
  至于为什么女排姑娘在比赛中,居然戴着口罩,呈现出了一幅反常识的图景,道歉信的解释是:
  “队伍了解到参赛队伍中已有运动员感染情况,且我们个别运动员也有症状,为了防范疫情传播风险,队伍从保护运动员健康出发,要求运动员进入比赛场馆时要统一佩戴口罩。因组委会未对运动员上场比赛是否佩戴口罩做出明确规定,我们运动员为了保护自己,比赛开始后佩戴口罩上场比赛。由于我们临场经验不足,没及时提醒上场运动员摘掉口罩,因此第一局我们运动员均佩戴口罩上场比赛。第一局后半程,意识到戴口罩打球对运动员健康不利后,队伍及时进行了提醒,我们运动员摘掉口罩完成了后面的比赛。”
  我所惊诧并心疼的是:没有明确规定,姑娘们就“自觉”地没有摘下口罩……当然,这绝不能怪姑娘们。
 

  这种惯性,让我陷入沉思。
 
  近几年,在我们的叙事和口号里,一直都是在强调出门必须戴口罩,进出什么场合必须要戴口罩,否则根本进不去,比如商场、饭店、公交车、地铁站等等。这种一再地强调和惯性,使得很多人已经忘了,什么情况下不能戴口罩。比如,我在大街上,就经常看到有人跑步也戴着口罩,这是既不科学,也十分危险的举动。
  “必须戴口罩”,让一些人渐渐忘了有时候“不能戴口罩”,这是十分可怕的。
  这次,还是发生在专业的团队身上,令人不可思议,也应该充分反思。它告诫我们,强大的惯性和氛围,是可以湮灭常识的。
  我现在有点庆幸,女排姑娘们第一局在戴口罩的情况下,是输给了伊朗队的,尔后摘掉口罩,3:1逆袭。如果戴着口罩都打赢了,一些媒体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标题:“赢了!居然还戴着口罩……”“霸气!女排姑娘戴着口罩拿下比赛!”“姑娘们好样的!你们戴着口罩的样子真美!”若是这样,又要卷了……
  我生怕有一天,我非常喜欢的苏神,在没有明确的规定下,也戴着口罩去百米冲刺……
  这次事件也让我想起,在疫情的第一个春天,就有很多人在下判断,说等到夏天来了就好了,天一热,就没人戴口罩了,管不住的。但是,我们已经戴了三个夏天,而且即将戴过一个历史罕见、突破高温极值的夏天。
  怕的是,人们对摘下口罩不是没了信心,而是没有了欲望,甚至没有了意识。就是看到别人戴,自己也戴,不想把自己搞得特殊。在整齐划一的场域里,特殊似乎就是一种错。
  口罩是这场疫情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种象征,是若干年后人们回忆起这场疫情绕不开的素材。口罩,早已不再是狭义的医学器材,而是一种普遍性的工具。
  口罩的主要成分是棉,它在隔绝病毒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们自由呼吸。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咽喉炎和鼻炎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折磨,当吸入一些纤维时,就难受异常。所以,戴口罩是一种迫不得已。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口罩是我们面对疫情和防疫不得已的被动行为,戴口罩是一种让渡和妥协措施,千万不能对戴口罩生出热爱,也不能养成习惯。因为我们终究是要摘掉口罩的,是要将其扔进垃圾箱的,怎么可以不能自摘了呢?
  我生怕有一天,我们还得像劝人们戴口罩一样,去劝人们摘掉口罩。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