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中国留学生在法国“捡垃圾吃”走红:抢救食物

来源:九派新闻记者 李沐曦 实习记者 刘文琴  发布时间:2022-08-27 17:26:41

   中国留学生在法国“捡垃圾吃”走红:捡过最好吃的是烤鸡,捡友中也有富人,重视反浪费和资源再利用

  晚上7:50,中国留学生尤比(Yooupi)开车来到法国图卢兹一家面包店后门。
  面包店一般是晚上8点关门,之后店员会出来扔垃圾。尤比期待着,能从垃圾桶里捡到不错的食物。垃圾桶旁排起了长队,等到店员将“垃圾”放入,她立即戴好手套,捡走需要的食物。
  一年前,尤比开始在图卢兹的超市、便利店、面包店捡垃圾吃,拍摄的视频在B站走红。
  在法国捡垃圾并不稀奇,也不分阶级,尤比认识了不少“捡友”,有流浪汉,有实践反消费主义的白领,有大学生。
  通过捡拾垃圾,尤比更深入了解了法国,她发现,或许可以适当节制消费,更好地利用“废弃”的物资。
  尤比曾在麦当劳的垃圾桶,看到几百片牛肉饼、鳕鱼饼,但袋子破损没法食用,“真的太浪费了,这就是产能过剩。”在现代工业社会,从农场主到包装工、托运工,从制造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每一环都发生着食物浪费。
  据《经济学人》报道,法国每年有1000万吨、价值160亿欧元的食物被浪费。调查显示,94%的法国人对于食品浪费感到担忧,二分之一的法国人每天至少作出五种反浪费的努力。在法国,有一群拾荒者,将捡垃圾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是在抢救那些食物。”
 
 
  尤比捡到的三明治/bilibili@Yooupi食途
  以下是尤比的讲述:
 
  【1】捡垃圾在法国并不稀奇
 
  我第一次拍摄“捡垃圾吃”的视频是在一个冬夜,没有出现生理上的不适,更多的是心灵的触动。我看到老人、流浪者在垃圾桶翻找,法国是一个发达国家,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活得十分艰难。
  捡垃圾在法国并不稀奇,周末集市快结束的时候,摊贩会丢掉那些被挤压过、卖相不好的果蔬,很多虽然奇形怪状但都是完好无损的。因为法国会对果蔬进行评级,分为一级和二级。要成为一级果蔬,首先要长得好看。只有一级果蔬才能卖到好价格,长得不标准的二级果蔬价格极低。很多没有经过第一遍农场筛选的果蔬甚至会被丢在地里,住在附近的人们可以直接去地里捡。
  法国纪录片《拾穗者》反映了法国拾荒的现象,拾荒者并不全是穷人,有废铜烂铁里搜寻作品原料的艺术家、反对浪费的捡拾爱好者,以及捡拾记忆的纪录片导演瓦尔达本人。
  《拾穗者》拍摄于二十多年前,现在法国有了更多元的方式去处理垃圾,比如捐赠或销毁,这减少很大一部分浪费。
  “捡友”是我在视频中对其他拾荒者的称呼。我的一位捡友,他的生活过得可以说是挺富有的。除了捡食物,他还特别偏爱捡各种各样的木板,将其制作成各种物件,非常漂亮。
  我在面包店捡垃圾时遇见过一位慈善组织成员,他负责管理一个贫困片区。当时面包店丢出来五六大袋面包,他带走三袋作为片区居民晚上的餐包以及次日早餐。
  常去面包店捡垃圾的还有农场主。有些面包店结束营业时,会把没用的面粉面团制作成一个很大的面包再丢掉,以便二次利用。这种面包明显不是供人食用的,而且没有添加剂,农场主可以用来喂牲畜。
  我的捡友都是法国本地人,目前我没有遇到“捡垃圾”的中国人,根本原因还是存在文化差异,其实我个人也是一样。虽然拾荒在法国非常稀松平常,但除了拍视频,我不会捡垃圾吃,这只是一个拍摄题材,我就是想反映这个现象。
  捡友听起来像是朋友,像那位慈善组织成员,他在捡面包时只带走其中3袋,还会问我是否需要。我之前也拍过一位面包店店员,他丢了6大包,但只拿走了一个面包,而且还会很自然地和其他拾荒者打招呼。我还遇到过一位老爷爷,孤身一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低保,食品、生活用品,他都捡,但他不会遇到好的物件或者食品就全部带走,他只拿自己需要的。
  但瓜果蔬菜、酸奶等“超市垃圾”越来越少,那么这种情况下,捡友们是不会共享食物或信息(哪里可以捡到)的,有时候捡友之间也是一种竞争关系。
 
 
  图/bilibili@Yooupi食途
 


  【2】错过时间可能颗粒无收
 
  法国面包店非常多,而且明文规定不能售卖隔夜面包,所以可捡的面包很多。
  但错过时间的话,很容易颗粒无收。除非这家店位置比较偏,没人来捡并且垃圾车来得慢,那么面包在垃圾桶存放的时间会长一些。很多周边交通便利、丢弃量大的面包店前会有很多人等着拿面包,有人甚至开货车来,几乎刚拿出来就没有了。
  我也不好跟人家去抢,因为我只是拍视频,就询问人家能不能给我一个面包。很多人非常乐意,还会问需不需要更多。
  捡垃圾并不那么顺利。通常情况是,捡了好几个小时也没什么收获,只是我没有上传这些废片。稍微留心的观看者也能发现,很多发布的视频中太阳光的变化非常大,因为捡垃圾的整个过程只是被浓缩在10分钟左右的视频里,并不是说我一开箱子就能找到东西。
  在我的视频中,也能看到一些垃圾箱是上锁的。这在治安不好、比较贫困的街区很常见,因为这些区域拾荒者更多。经营者可能不愿意一到关门的时间,就有很多人在门口排队,等着捡垃圾。如果出现哄抢的情况,有损店面形象。
  我捡过最好吃的,是超市里包装好的烤鸡,烤鸡如果打5折都没人买,会被扔进垃圾桶,我把烤鸡拿回去,将烤翅再烤了下,还做了鸡丝凉面。
  尤比做的鸡丝凉面/bilibili@Yooupi食途
  捡垃圾时,这个东西能不能吃还是能分辨的,我也惜命的。
  装在袋子里的面包或甜点,放在一个单独垃圾桶,一看就是好心的老板给流浪汉、慈善组织或农场主的。我有一次去麦当劳捡垃圾,看到了几百片的牛肉饼、鳕鱼饼,但袋子都破损了,这种你没法吃,我捡了一些回去煮煮,给我家狗当零食。看着那些牛肉饼,真的觉得太浪费了,在法国餐厅,只要烹饪过了东西就不能过夜,只能扔掉。
  这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法国排名第一的浪费是家庭消费,一个正常家庭一周可能会买几百欧的食物,吃不完就会把东西扔掉。
  法国倾倒垃圾是有规定的,柜子、电器不能直接丢进垃圾桶,需要自己开车运到垃圾回收站。有人怕麻烦,就把不想要的家具放家门口,路人散步觉得这东西有用,直接拿走就好了。如果这些家具放了几天还没人要,再拉去垃圾回收站。
  有一次我在富人区,还捡到了古董柜,虽然实用性不大,但很复古精致,带回家后我一直在用。
 

  【3】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变
 
  看了我的视频,有人认可这种文化差异,感谢我让他们看到法国不是只有时尚和奢华。也有人不理解甚至谩骂,说“你跑到国外就是去吃垃圾的?简直丢中国人的脸”。
  我做这个视频,只是反映一个现象,并不是依靠捡垃圾在生活。比起捡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过程中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变,比如我更加重视反浪费和资源再利用。在视频拍摄过程中,我其实一直都处于学习状态,查找各种相关资料。
  在大约3年前的新闻报道中,我看到大型超市的临期食品都是大桶大桶地丢,然后人们涌上去挑选。但现在“超市垃圾”越来越难捡,我就去了解是什么原因。
  法国非肉类食品上一般标示的是DLUO日期,表示“在此日期前食用更好”,为最佳食用期。它不是绝对期限,只是在这个日期之后,产品可能已经失去了全部或一部分特质,比如咖啡失去香味、饼干变软,但不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到了DLUO日期的食物,超市不能再售卖,只能丢弃。但对食用者来说,至少一星期内都可以吃。现在法国大型超市开始把这些到期食品捐赠给慈善组织,以此获得税收减免。大型超市旗下的小超市临期食品较少,独自捐赠很麻烦,他们都配备一个封闭集装箱,将几天的东西放在集装箱拉回母公司再集中捐赠。所以能捡到的“超市垃圾”一般都是来自个人经营的小门店,但数量十分有限。
  在捡垃圾途中,我看见一些真的以此维生的人。我记得有一天凌晨两三点特别冷,零下四五度,垃圾盖上已经结冰了,我在郊区发现了三四袋面包,我在拍摄的时候,发现远处有几个人瑟瑟发抖,一直等着我拍完。他们都是靠捡垃圾维生的人,因为不想入镜,才离得很远。看到这个场景,我很难受,赶紧完成了拍摄。
  通过捡垃圾,我更了解法国了,之前留学,我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在法国,有一些人是极简主义者,他们把捡来的东西改造,或去垃圾桶里找吃的,就是反消费,尽量不花钱。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