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超过40℃蚊子不吸血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25 15:03:27

   “今年的蚊子好像变少了”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今年夏天蚊子好像确实比往年少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查询发现,多项研究显示,气温较高会导致蚊子幼虫密度降低、成蚊吸血频率下降或停止,即蚊子活性降低。

  蚊子。张玉杰摄
 
 
 
  “白纹伊蚊吸血特性的观察”“中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的研究进展”等研究显示,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白纹伊蚊,其幼虫的生长发育、成虫的吸血习性等均与温度密切相关。
  研究介绍,白纹伊蚊幼虫生长发育和活动规律与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气温对生长影响最大;在降雨量少、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幼虫密度降低①②③。
  实验室观察发现,成蚊吸血活动受气候、温度、湿度、光线的直接影响,吸血温度一般在15℃-40℃之间,低于或高于此温度不再吸血;最佳吸血温度在25℃-30℃,超过35℃-37℃则受到抑制,吸血的频率也急剧下降,或基本停止①④。
  此外,浙江省杭州市疾控中心金彬彬医师在接受安徽卫视采访时介绍,整体来看,今年杭州市蚊虫密度下降了30%左右,主要与气候相关。蚊虫活动的最适宜温度为25℃-30℃,高温环境会使其活性降低,超过40℃则蚊子较难存活,因此目前蚊子攻击性较低,但随9月份天气转凉,蚊虫的攻击性会重新升高。

  (陈龙飞)
 
 

  参考资料:

  ① 龚道方,周红宁. 中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的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② 李菊林,等. 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发育情况的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③ 彭伟军,等. 自然条件下温度趋势对白纹伊蚊繁殖的影响[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④ 张云智,张海林,米竹青. 白纹伊蚊吸血特性的观察[J]. 地方病通报.1994.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