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寿树“玛士撒拉”狐尾松已活了4853岁
来源:百度 发布时间:2022-08-02 14:24:57
美国虽然是一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但是在这片土地上却生长着一棵长达4853岁的树,它就是被人们称为“玛士撒拉”的狐尾松。
“玛士撒拉”是一个人的名字,《圣经》中记载着这个人的“神话”,据称活了969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西方人就把他的名字称为长寿的代名词。美洲西部的高山上长了很多以长寿出名的常绿树木,大多数都已经活了几千年,最小的也已经活了1千年。而“玛士撒拉”是这些树中最长寿的,已经和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比肩了。现在,这样长寿的一棵树,却因气候问题难逃死亡危机。近五千年来,这棵树屹立不倒,矗立在西部高山上,多少艰难险阻都挺了下来,为什么现在却面临着不可挽回的危机?人类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助这棵长寿树度过困难期?我们详细分析。
“玛士撒拉”狐尾松为什么这么长寿?如果人类不干预,柳树可活150年、梨树300年、枣树400年,这样长的寿命人类可望不可及,但是还有更厉害的,那就是狐尾松能活上千年。狐尾松原产美国北部,整体外形像狐狸尾巴,所以有了这个名字。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树木之一,4800多岁的“玛士撒拉”,凭借什么样的特质延续长寿呢?生长速度慢。狐尾松的生长和代谢速度非常慢,一个世纪下来,狐尾松的年轮只生长2.5厘米,它的叶子的生长周期一般在30-40年之间,也就是说,在这几十年中,它的叶子不会凋落。从外形看,狐尾松似乎永远只有一个树枝,偶尔能看到几片鲜活的叶子。这些树枝硬挺而坚韧,是强大的运输中枢,源源不断地将土壤中的养分向上运输,就算狐尾松已经死去,这些木质也会一直保持坚实,百年不倒。没有竞争压力。一般而言,狐尾松都生长在气候非常干旱的地方,这种地方恰恰是大多数植物难以生存的环境,在这样的天然条件之下,狐尾松身边缺少了与其争夺养分和阳光的竞争对手,他的生长过程中没有什么压力,这样就给了它大量的时间慢慢生长。强大的抵御风险能力。狐尾松还有一项非常神奇的功能,那就是,它在困难时期时有非常惊人的调节能力,如果遇到连年干旱,周围的生长环境不足以支撑狐尾松继续生长,它就会自动转入“睡眠状态”。这项研究是科学家观察到狐尾松的年轮间隔宽度不一样,才发掘出来的这个信息。进入睡眠状态的狐尾松,一般会停止自身的全部新陈代谢,进入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当外界的环境逐渐改善,足以支撑他能够继续生长时,狐尾松又能自动复苏,重新恢复生长状态,制造新生细胞。强大的抗疾病能力。众所周知,害虫是植物的天敌,植物对害虫的抗风险能力不一,很多抗病能力弱的树木都容易在病虫害中死去,而狐尾松有强大的抗病能力,寿命能延续几千年。一般的狐尾松密度非常高,而且树干中饱含大量的树脂物质,而虫子一般都是吸食树干中的纤维素,通过分解这种物质,来达到在树皮中生活的目的。狐尾松中的树脂含量非常高,这些黏糊糊的树脂成了病菌和害虫进军的最大阻碍,害虫和病菌想在树干上寄生,都很难存活。同时,狐尾松生长的环境都是十分干旱和寒冷的,一般的病菌和害虫很难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生存,因此,它的这种特性会让害虫望而却步。这种不受疾病折磨的特性,是狐尾松长寿的秘诀之一。没有山火侵扰。最近几年由于气候变暖,加上人类在森林中不合理活动,很多地区的树木都免不了火灾的侵扰。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森林中的氧气资源非常丰厚,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氧气如虎添翼,助涨火势。狐尾松生存在高海拔的高山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氧气含量也就越少,附近森林发生了火灾,很难蔓延到高山地区,狐尾松也就躲过了山火侵袭。
气候变暧是如何毁掉“玛士撒拉”狐尾松的?持续的干旱和升温让害虫泛滥,狐尾松原本有着强大的抗疾病能力,但是由于人类的干涉,气候变化的速度已经开始超过狐尾松的承受范围,谁也不敢保证它们会不会在新一轮的害虫攻击中存活下来。2018年,美国生态学家康斯坦斯·米勒来到死亡谷国家公园,他发现已经有数百棵狐尾松死去,山峰上60%-70% 狐尾松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林务局也派出专家研究胡狐尾松的现状,荣誉研究科学家Stanley Kitchen说:“疱锈病将是另外一种威胁,”昆虫学家芭芭拉·本茨在调查美国西部的狐尾松群落时发现,很多树干表面看起来没有大碍,但是扒开树皮,出现了很多昆虫咀嚼树组织时形成的小隧道。这说明狐尾松树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抵御害虫和病菌的能力,而这些小隧道,正是树皮甲虫啃噬留下的痕迹。狐尾松树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树木之一,它的逐渐消亡给其他物种敲响警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恶劣天气频发。遇到严重干旱时期,树木会拼尽全力将水分输送到木质部,如果土壤到达了一定的干旱程度,水受到的张力会让木质部形成气泡,这样一来,水分的输送量也就降低了,树木就会受到伤害,更严重的会直接死亡。现在全球已经有约四分之一的森林即将到达生命的临界线,它们的耐旱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一场轻微的干旱都很有可能让它们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中。狐尾松树的变化,预示着其他森林物种也在遭遇着灭亡的危险。
有没有补救的方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全物种共同发展。狐尾松树陷入灭亡危机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人类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延长它们的寿命,拯救类似的濒危物种。几个世纪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让人们认识到,野生动植物属于全球不可或缺的资源。19世纪末,公共信托理论流行起来,信托理论明确规定,州政府拥有公共财产的托管能力,野生物种不属于私人财产。“阳光、水、野生动植物等环境要素是全体公民的共有财产;公民为了管理他们的共有财产,而将其委托给政府,政府与公民从而建立起信托关系。”这是美国学者萨克斯在1970年对“公共信托理论”的进一步阐述,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在法律上为保护野生动植物撑起了一把保护伞。针对狐尾松树,美国众多民间组织也做过很多努力。美国森林组织曾经邀请人们采取行动,带动民众力量,来保护森林,他们提倡每个人都成为森林的代言人,倡导当地官员支持恢复森林的立法。这些举措既激发了民众保护狐尾松树的热情,又帮助相关法律更加完善。现在,为了延续狐尾松树的生命,人们的行为不能只停留在带动民众和促进立法上,而应该采取全方位的行动。针对狐尾松树正遭受着树皮甲虫攻击的现状,相关专家应该把精力放到基于树木自然防御的化学驱虫剂上面,来帮助狐尾松树对抗昔日不屑一顾的敌人。另外,狐尾松群落的地点仍要保密。虽然民众对于保护濒危物种的热情高涨,但心术不正的大有人在,毕竟狐尾松群落里诞生了一个“玛士撒拉”,它的历史价值非常高,如果位置暴露出去,光是人为的踩踏,对它就是不小的伤害了。最后,人类还是应该从本质上入手,降低碳排放,延缓气候变暖的速度。各个国家应该联合起来,切切实实地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下去,从大的层面带动全球民众节约能源,提高不可循环能源的使用效率。总之,环境保护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命运共同体,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给濒危物种多一点生存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1]以人物命名的狐尾松;[2]狐尾松树龄4800岁;[3]狐尾松:植物王国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