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世卫对猴痘发布最高警报: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来源:界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2-07-24 16:21:19

   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宣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PHEIC是世卫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表明该疾病的国际传播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需要各国政府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策略。包括新冠在内,从2009年至今,世卫一共宣布了7次PHEIC。
  今年初至今,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报告1.6万例猴痘病例,从6月底至7月初,确诊感染病例数量增长了77%。今年以来,非洲地区已有5人因感染猴痘病毒而死亡,但非洲之外尚无死亡病例。
  谭德塞在6月底曾指出,快速的猴痘疫情蔓延趋势有可能会影响到儿童、免疫缺陷者及孕妇这类高危群体。
  世卫资料显示,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属于痘病毒科的痘病毒属,同属病毒还包括天花。人类在感染后会出现与天花患者类似症状。
  猴痘首次于1970年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9岁男孩身上发现(在实验室中首先发现于1958年),虽然当地在1968年已经彻底消灭天花病毒,全球范围内亦于1980年灭绝天花病毒,但是猴痘病毒却一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流行。
  猴痘病毒的感染症状可以分为发病期和皮疹期两个阶段,其中患者在发病期会出现包括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疼痛等症状,而在发病期之后皮疹将从面部开始扩散至患者的身体各个部位,大约在3周时间之后皮疹、水疱才会最终消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记录病例之中的死亡率不超过10%,且大多发生于儿童身上。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效率达到85%,但现阶段该组织未推荐大规模接种疫苗。
  相比于通过飞沫传染的天花,猴痘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虽然美国疾控中心认为猴痘亦能够通过飞沫传播,但并未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同。此前的非洲病例感染源主要为接触到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血液或体液。
  英国卫生安全局在5月7日通报了近期首例猴痘病例,为本轮欧美疫情的起点。根据目前各国卫生机构已通报的病例数据显示,本轮疫情的疑似零号病人为搭乘尼日利亚至英国航班的旅客。
  截至7月21日,英国已累计确诊2208例猴痘病例。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7月21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报告说,研究人员在分析今年4月27日至6月24日16个国家报告的528例猴痘病例后发现,这些病例中95%经由性行为感染。研究发现,这些病例中98%是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41%还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截至7月22日,美国共确诊超2800例猴痘病例,大约99%的病例都涉及男男性行为,其中患者的中位年龄是36岁。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警告称,猴痘疫情可能比目前已知的情况更加严重。拜登政府正在考虑是否宣布猴痘疫情为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联邦政府已向各州分发了数万剂Jynneos疫苗。另外,美国还囤积了1亿剂的天花疫苗ACAM2000。
  本月初,中国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整合修订形成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指南=指出,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应佩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