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疫情中沪昆地铁暂停140天:跨城通勤族感叹“人的保质期比豆腐短”

来源:极昼 文|孙晓妍 编辑|周航  发布时间:2022-07-12 22:10:13
  7月4日,上海地铁11号线昆山段时隔140天恢复了运营。但过去四个多月的艰难生活,已在跨城通勤的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印记。6月初上海复工复产,面对尚未开放的沪昆通勤卡口和11号线昆山段,冯茹选择回到公司,加入疫情期间保供的同事们睡帐篷的行列。面对疫情后火热的租房市场,她开始觉得,睡帐篷也不错的。
  相较于上海蛛网般密密麻麻的轨道交通来说,三站路的地铁11号线昆山段不过短短一小节,但对近十万往返于上海和昆山双城的人们来说,却是连接着生活与工作,现实与梦想的生命线。
  昆山位于上海以北,隶属苏州,凭借与上海的紧密连接,GDP超越不少省会,常年位于县级城市第一。相比上海,这里的房价低、购房政策宽松。尤其2013年全国首条跨省地铁开通以来,来这跨城而居的热情渐渐到达了顶峰。
  直到疫情突如其来,人们才感受到,这种连结有时是如此脆弱。
  先是2月13日苏州出现新增病例,次日11号线昆山段停运,接着是3月上海疫情来临,公路卡口、高铁站也相继封闭,一些人被滞留在了上海,有人棉袄大衣从冬天穿到了夏天,有人三箱桶装泡面撑了一个月。
  6月1日,上海全面复工复产,但对跨城通勤的人们来说,因为两城交通还没有恢复,有人不得不到亲友家借住,有人则在公司打地铺。6月20日,“沪昆通勤”电子凭证上线,到第二天已有95102人申请,其中一万多人审核未通过,多是24小时核酸出了问题。回家的意愿如此强烈,一个女孩6月20日早上五点出了门,骑行一个多小时后到了家,她说:“如果是凌晨12点通行,我也会在检查口那等到12点的。”
  地铁恢复来的更晚,为了去上海城内最近的安亭站,他们有的冒雨骑行十公里,还有的坐起了路边的小摩的。7月4日,昆山段终于恢复运营,但人们没有高兴太久,7月6日,上海通报新增病例,四地列为高风险区,在一个由沪昆通勤族组建的名为“回家”的群里,人们纷纷又绷起神经,有人在朋友圈写道:“明天下班一定要好好看同事们一眼,下次见面可能要穿棉袄了。”
  许多影响是深远的,有人开始在工位囤吃的,也有人开始习惯在早上出门上班前顺手在包里塞几件衣物,以下是几位跨城通勤的“沪飘”对这段时间经历的讲述:
 

地铁11号线扶手拉环上的沪昆同城宣传标语。讲述者供图。

 

  冯茹,企业技术员,地铁通勤

  在我心目中,长三角是蒙着一层滤镜的。因为疫情影响,毕业两年我一直在家,去年踩着应届生资格尾巴来了上海。当时的目标就是找能够提供宿舍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国企,单位宿舍900块钱一个月。

  后来由于工作调动我搬到了嘉定。本来理想是找一居室,但去年一居室的价位都在两千二以上,超过我的预算了,所以我就找到了一个和房东阿姨合租的次卧,一个月八百。但是位置很偏僻,附近唯一的公交车站班次少,间隔时间也久。房东阿姨是很精致讲究的上海阿姨,但我有时候大大咧咧的,所以不久就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没到半个月我就出来找房子了。

  我本来也在嘉定安亭镇看过房,但一居室数量少、环境一般、租金却要两千多,所以我就开始关注起花桥来,可选择的多了很多,我现在的一居室租金1600左右,日常通勤坐地铁是一个多小时,已经是让我满意的、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了。

  我是武汉人,之前就有点囤积狂的倾向,还被妈妈骂过几次,但两年前武汉被封的时候一家人过年就是靠我那些“不入流”的麦片、意面和螺蛳粉支撑了一段时间。也是那段经历让我有意识学习一些求生的知识,多做准备,我也开始大概知道如果一个人独居,哪些东西是你需要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准备的。比如之前武汉疫情因为缺少水果蔬菜很难摄入维生素,我就出现了手脱皮的情况。这次我就冻了一些杨梅、葡萄、芒果等,不好储存的就打成果泥冻成一小盒一小盒的。这次疫情期间我的冰箱坏了,不过没关系,我还囤了一些水果罐头。

  疫情前我在家里和公司都有备一些消毒液和酒精,在公司也一直都囤了速食玉米粽子、泡面饼干肉脯之类的储备粮,可以说是“时刻准备着”。疫情期间领导还打电话给我,问我可不可以把冰箱和工位的食物分给同事们吃。由于需要保供生产,有一批一线工作的同事就留在上海公司,白天在工作区域办公,晚上就在不用的会议室、档案室支了帐篷睡觉,洗澡也是紧急改造了几个卫生间装了热水器,吃饭是专车配送盒饭。

  一个人在家虽然自由,但还挺孤单的,被封期间我就特别想找人说话,每天去骚扰我的朋友们,最后我决定开始做视频。对于我而言,做视频更多是一个倾诉的出口,我也没有脚本,完全就是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安亭地铁站外的电动车。摄于6.20-7.4之间。讲述者供图。

 

  6月初上海解封后,公司陆续复工,我6月11日跟社区申请,提交了复工证明、核酸证明、上海固定住所的证明之后,就带着床具、衣物和生活用品去了公司。当时因为还没有恢复正常通勤,我还跟社区签了暂时不返回的承诺书,加入了同事们打地铺睡帐篷的行列。当时垫的纸板是之前住的同事留下的,我又铺了防潮垫,然后把帐篷挪过来。第一天因为地板太硬腰疼睡不好,第二天起来感觉身体像年久失修的生锈机器人,想网购的垫子又不发货,我就想起用珍珠棉给自己做床垫。我借了公司的画夹和小夹子固定珍珠棉,也借来了同事们用过的枕头,后面一周就舒服了一些。因为帐篷的拉链坏了,我弄了一块纱挡蚊子,又借来了衣架晒衣服,垃圾桶就用快递箱来改造。最辛苦的还是为了保生产留在公司的同事们,他们已经这样在帐篷里睡了三个多月了。

  住了一周左右,就有了6月20号可凭“沪昆通勤证”通勤的消息。我住在兆丰路地铁站附近,平时都是在昆山坐车的,但是由于当时昆山段的三站还没有开放运营,我当天下班后就坐了11号线到了安亭站(地铁11号线上海区域内最靠近昆山的一站),计划走十几分钟到家。四点半我从地铁出来,看见一路上都是要从上海回花桥的人,机动车道也被堵得密密麻麻。但因为前一天的核酸过期了,新的核酸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不得不又回到了公司,有时候感觉人的保质期比豆腐还短。

  6月21号一大早,我就去做核酸给自己续了“保质期”,下午下班后我又来到地铁口,看见秦安路的路口上海和昆山的外卖小哥在交换两地的外卖。凭着准备好的通行证和24小时的核酸报告,我终于回到了家,从来没有觉得回家是一件这么开心的事情,家里的床、冰箱和洗衣机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26号通行政策进一步放宽,过关也不再查验通行证了,除了需要多走一段路外通行便利了很多。7月3号中午上海发布了恢复6站运营的公告,11号线昆山段的3站也在其中,我又可以在离家更近的兆丰路站坐车了。

  最近我的房子快到期了,也在找新的房子,包括我在花桥租房的同事,大多还是决定在花桥租房的,主要还是房租便宜。疫情后租金涨了不少,尤其是一居室。我去年看花桥的一居室的价格大概是2000左右,现在已经直接涨到2700起了。市场上基本都是中介和二房东,很难找到房东直租的。我之前早上看中了两套房子,还没有现场看房,下午没下班就得知已经没了。疫情期间的租房需求累积,加上毕业季,市场一下子热到沸腾。现在想想睡帐篷其实也挺好的,不要房租,又不要水电,可惜现在单位也不给睡了。


  (冯茹为化名)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