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疫情中沪昆地铁暂停140天:快递员拼车通勤,三个多月掏空了存款

来源:极昼 文|孙晓妍 编辑|周航  发布时间:2022-07-12 22:04:40
  沪昆地铁暂停140天:跨城通勤族三月瘦12斤 再回家三胎已出生
 
  摘要: 7月4日,上海地铁11号线昆山段时隔140天恢复了运营。但过去四个多月的艰难生活,已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消除的印记。在上海做快递员的余木山在上海一封就是100天,三个多月里掏空了存款,这还算幸运的,总拼他车的那个大哥三个月瘦了12斤,还错过了第三胎的出生。
  相较于上海蛛网般密密麻麻的轨道交通来说,三站路的地铁11号线昆山段不过短短一小节,但对近十万往返于上海和昆山双城的人们来说,却是连接着生活与工作,现实与梦想的生命线。
  昆山位于上海以北,隶属苏州,凭借与上海的紧密连接,GDP超越不少省会,常年位于县级城市第一。相比上海,这里房价低、购房政策宽松。尤其2013年全国首条跨省地铁开通以来,来这跨城而居的热情渐渐到达了顶峰。
 

  直到疫情突如其来,人们才感受到,这种连结有时是如此脆弱。
 
  先是2月13日苏州出现新增病例,次日11号线昆山段停运,接着是3月上海疫情来临,公路卡口、高铁站也相继封闭,一些人被滞留在了上海,有人棉袄大衣从冬天穿到了夏天,有人三箱桶装泡面撑了一个月。
  6月1日,上海全面复工复产,但对跨城通勤的人们来说,因为两城交通还没有恢复,有人不得不到亲友家借住,有人则在公司打地铺。6月20日,“沪昆通勤”电子凭证上线,到第二天已有95102人申请,其中一万多人审核未通过,多是24小时核酸出了问题。回家的意愿如此强烈,一个女孩6月20日早上五点出了门,骑行一个多小时后到了家,她说:“如果是凌晨12点通行,我也会在检查口那等到12点的。”
  地铁恢复来的更晚,为了去上海城内最近的安亭站,他们有的冒雨骑行十公里,还有的坐起了路边的小摩的。7月4日,昆山段终于恢复运营,但人们没有高兴太久,7月6日,上海通报新增病例,四地列为高风险区,在一个由沪昆通勤族组建的名为“回家”的群里,人们纷纷又绷起神经,有人在朋友圈写道:“明天下班一定要好好看同事们一眼,下次见面可能要穿棉袄了。”
  许多影响是深远的,有人开始在工位囤吃的,也有人开始习惯在早上出门上班前顺手在包里塞几件衣物,以下是几位跨城通勤的“沪飘”对这段时间经历的讲述:

花桥镇的沪昆同城宣传标语 图源@许小狼的微博,已获授权

 

  余木山,快递员,拼车通勤

  我之前是在上海住的,花桥的房子是2016年通过中介找拆迁户买的一套两层的复式,当时才一百多万。其实“上车”也不算早了,花桥房价差不多从2013年地铁11号线昆山段开通就开始涨了,一度比上海有些郊区房价都高。

  我是安徽人,从小就生长在上海,父母和两位姐姐也都在浦东居住。总跟着父母住也不是长久的事情,但上海限购,要有五年社保还需要已婚,我没结婚不符合要求,正好当时花桥新通了地铁,我就开始关注起这边的房子来了。

  房子装修好后,2018年开始会断断续续来住, 2021年7月彻底搬过来了。我一直是开车通勤,我是新能源车,上了沪牌,通勤成本还好,一个来回加上过路费大概50块钱,每天开车到工作的地方55公里左右,一般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如果开顺风车可能要久一些,但往返四个小时也能打住了。

  最开始拼车的人都是在滴滴上找的,费用也是按照软件上来,后来慢慢熟悉了就会有几个固定一起拼车的人,费用就是按一个人单程50块来,最多带四个人。你可能觉得如果每天拼车通勤往返100块有点贵,但要知道如果打车过去单程就要两百多块的。

  我这里是有人每天拼车的,甚至有的人还要多给一点,有一位年纪稍大些的大哥已经坐我的车半年多了,每次拼车都给我发66元的红包,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对他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可能就是图个吉利吧。

  还记得是3月11日周五的早上,我早上六点半开车出小区准备拉上另外两个拼车的朋友,出小区门的时候就看到有好几个保安站在门口了,当时有想是不是因为疫情,但也没太在意,像平时一样出了小区。刚接上那位大哥,我就接到了另一个拼车朋友的电话,说小区不让出门了要去做核酸。我和那位大哥还在想着还好出来得早,结果到了离开花桥的曹安公路检查站,就有工作人员提醒说只要进去(上海)就回不来了,但当时我们想就算封也不过十来天半个月。那位大哥在上海有租房,我家人也在上海,我们都觉得短期没什么问题,就去正常上班了,但不想当天就真的封闭了没能回来。虽然疫情从2020年就开始了,但沪昆两地通勤一直没受到过什么影响,所以这次还挺突然的,谁都没想到。

  我们快递员,底薪几乎是没有的,有揽件有派件才有钱,疫情期间基本就是零收入。然而收入没了,房贷车贷却一点都不会少,三个月里在房贷车贷以及吃的上面花了有六万块,可以说是掏空了存款。但我知道自己还是相对幸运的,毕竟在上海有个家,但那位大哥就不是这样了,他出租屋里并没有什么衣服也不怎么做饭,三箱桶装泡面撑了一个月。

  后来就迎来了六月一号解封的消息,我们也恢复上班了,但就目前来看其实快递这块还是没有完全恢复的。三个多月积压的快件量是惊人的,直到今天其实都很难说送完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到7月初上海的快递还不能进小区,除了快递驿站,我们一般都会放在小区门口的货架上,自提柜也总是被放满,就免不了会有拿错件甚至丢件的情况。现在送的越多丢的越多,我们赔得也越多,会有客人忘了拿两三天之后来问我们快递在哪里的情况,接到的投诉电话也是不少的,但从我们来讲也没什么办法,送件的动力也被消耗了。

未开放的曹安公路检查站,摄于2022年6月12日左右。讲述者供图。

 

  6月19日,昆山发布通知,20日早6点有序放开沪昆通勤,需要申领电子凭证。我提前做了核酸,约了那位大哥一起下班回昆山。虽然之前在微信上有保持联系,但6月20号那天见到他的时候还是惊讶的,他一看就瘦了好多,人看着也和之前大不一样了。他回花桥比我要迫切得多:当时三月来上班的时候她老婆还怀着三胎大着肚子,疫情被封期间孩子已经出生了,本来是计划陪老婆待产现在直接请了产假回去照顾老婆孩子了。

  关卡一直都是严进宽出,去上海宽松,晚上回昆山查得就会严一些。最初通行的几天因为回来要查验通行证总是要等得久一些,有一次下班五百米左右的关卡堵了快一个半小时,那天我晚上七点离开公司,十点四十才到家。不过很快政策就调整了,6月26日中午昆山发布了新的通告,非中高风险地区回来交通卡口不再查验了,基本和疫情前一样了。

  经历过阻隔,我身边的人大多还是不太会考虑住到上海。对我而言,在花桥的生活还要自由得多。虽然现在我还是一个人,但解封后回来打开房门还是会有到家的感觉。我之前在阳台上种了一株兰花,三个多月回去看它依然还活着,感觉还挺惊喜的。

  因为之前几位一起拼车的人在休假或者有工作上的调整,我又开始在滴滴上找人拼车了,有的客人上班开始随身带一些贴身的衣物和洗漱用品了,好像带了总会心安一些,听说还有的开始在工位上囤吃的了。我觉得,这可能都是一些“后遗症”吧,面对的不确定性变多了。还有那位在陪妻子孩子的大哥,应该算是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了吧,有房有车、儿女双全,还刚晋升为三胎爸爸,年薪也有五六十万吧,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说之前因为有了三胎还想继续努力去奋斗的,但现在平常心了很多,眼下最重要事的就是陪伴家人。


  (余木山为化名)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