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江苏无锡新吴区:未按规定时间做核酸门铃码赋红码,纳入个人征信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07-09 21:48:04

  无锡新吴:未按规定时间做核酸门铃码赋红码,纳入个人征信

  继“做完核酸在手上盖章并保持三天”事件后,7月7日,无锡的一则通告再次引发关注:“凡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的个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并给予个人门铃码赋红码警示。”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对未做核酸者的处罚“五花八门”,包括但不限于赋红码、行政拘留、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在媒体上公开曝光等。

  而这些“硬核”防疫措施是否合法?曾有专家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为了方便管理等短期利益,而打破法治的原则和底线,那么当真正需要社会动员凝聚社会力量的成本将变得非常高昂。


  未在规定时间内做核酸,给予个人门铃码赋红码

  7月7日,无锡市新吴区政府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68号)》。其中提出,高风险区域人员每天进行早、中、晚3次抗原自测,其他区域人员每天进行早、晚2次抗原自测。凭抗原检测阴性结果到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

通告截图。图源:无锡新吴区政府官网。

 

  通告称,自7月8日起,每天早上6时至11时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请全体居民和职工必须准时参与。“凡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的个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并给予个人门铃码赋红码警示。”

  所谓“门铃码”,适用于无锡全市范围内公共交通部位、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村)等各类场所部位出入口的通行验证。据无锡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显示,如“门铃码”出现红色提示或码色异常的人员不得进入相关场所。

  7月8日下午,南都记者多次联系新吴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无人接听。据红星新闻报道,新吴区新安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按照新吴区的规定,目前全民核酸每天都要做,“如果两三天没做核酸,可能会纳入(征信系统),目前还没发生过”。

  新吴区江溪街道一名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记者解释称,“现在都是在小区里面做核酸,时间在上午,(市民)尽量不要漏掉,如果24小时之内没做,联系社区,看能不能去外面医院做一下核酸,按社区要求补做核酸就不会纳入个人信用系统。”

  受安徽泗县新冠疫情影响,长三角多地出现感染病例。其中无锡市爆发规模性疫情。7月7日0—24时,无锡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例。

  网传的一份标题为《新吴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707”专项攻坚工作指令》文件提到,坚决实现本周六社会面彻底清零。据浙江日报天目新闻7月8日报道,新吴区江溪街道、梅里街道等多个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均表示,收到了“本周六内清零”的要求。

  另外,就在不久前,“无锡一街道黄码转绿码,做完核酸要在手上盖章并保持三天”一事曾引发热议。其后,无锡市扬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布致歉声明称,该做法欠妥。

做完核酸在手上盖章。图源网络。


  曾有地方对未做核酸者进行训诫、拘留、罚款

  未按时参加核酸检测者,将面临什么?不仅如无锡新吴通告的“纳入个人征信系统”“门铃码赋红码”,还可能面临着在媒体上曝光、行政拘留等处罚。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此前至少有六地曾通告对未做核酸人员,处以行政拘留;至少六地称对未做核酸检测人员的社会信用记录予以扣分;还有至少两个地方鼓励居民举报未参加核酸检测人员,并分别给予举报者200元和2000元奖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硬核”防疫措施是否合法?

  “不做核酸就将健康码赋红码,从而限制出行自由,这其实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说道。

  他解释,根据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对人身自由采取限制措施的,主要有这几种情形:一是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二是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制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是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而将未做核酸的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的做法,沈岿认为,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未成熟,而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关于社会信用的规定,本身合法性就值得商榷,而未做核酸的居民纳入信用记录,这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全国人大代表罗卫红曾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警惕信用滥用、信用行为边界扩大化的现象。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曾表示,要防止失信行为认定和记入信用记录的泛化、扩大化;防止失信“黑名单”认定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泛化、扩大化;防止包括个人信用分在内的其他信用建设举措应用的泛化、扩大化。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王锡锌表示,对于公权力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对未做核酸人员行政拘留的做法,体现了权力的恣意和任性。”

  对于将未做核酸检测人员曝光的做法,他表示,这不仅涉及当事人对于其个人信息的同意权,而且涉及人格尊严的问题。“这就像是现代版的‘游街示众’,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王锡锌曾表示,疫情防控首先需要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如果一些地方为了方便管理等短期利益,而打破法治的原则和底线,那么当真正需要社会动员凝聚社会力量的成本将变得非常高昂。


  采写:南都记者 孙朝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