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一个区一个码,有必要吗?

来源:文 观察者网 周弋博 编辑/马雪  发布时间:2022-06-26 15:45:44

   一个区一个码,有必要吗?

  6月23日,辽宁丹东“父女黄码看病被拦袭警” 一事引发舆论关注,就在同一天,事发地振兴区还有件事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约一周前,丹东振兴区开始推行具有健康码功能的“振兴码”,明确要求辖区内居民注册并使用该码,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商贸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活动场所也必须注册“振兴码”取得场所码方可经营。
  不少网友这一做法感到困惑,丹东地区一直使用辽宁省的“辽事通”健康码,为何又要安排一个区级健康码?有网友认为此举涉嫌“层层加码”。还有网友联想到了此前河南郑州的“红码疑云” ,对地方健康码的管理情况感到担忧。
  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一直承担着着边境防疫的守土重责,近两个月来更是暴发了三波疫情,至今仍未彻底结束。丹东市市长热线工作人员回应称,丹东市振兴区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目前仍有封控区和提级防范区,防疫政策相对其他区更严。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璐律师对此表示,目前我国健康码归地方管理,各省的主管单位与相关规则并不相同。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对健康码如何管理、应用亟需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管控措施出台,以防健康码被滥用。
 

  区级健康码引发争议

  6月17日,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政府网站发布《振兴区关于推广应用“振兴码”落实扫码通行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明确要求辖区内居民注册并使用“振兴码”。

  根据该文件及后续相关解读介绍,“振兴码”集成了通行扫码、辽事通码查询、行程卡查询、核酸采样点查询导航、返振兴区人员申报、公共场所码申领、 代人扫码等功能。

  文件指出,相关辖区居民要积极配合做好“振兴码”注册和使用工作,出入公共场所必须使用振兴码小程序扫码后方可进入。

  此外,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商贸场所、服务业场所、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村组、社区等居民活动场所均需注册“振兴码”取得场所码方可经营。

振兴区政府网站截图

 

  同日,@丹东发布 还发布了振兴区居民、商户注册使用“振兴码”流程指引,并呼吁扩散转发该消息。

  经测试,首次使用“振兴码”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提供姓名、手机号码、证件号、居住地址等信息,还需要上传“辽事通健康码”截图。

  此前,丹东地区使用辽宁省的“辽事通健康码”,即辽宁省政务便民服务APP上线的全省通用健康码。

微信小程序“振兴码”页面截图

 

        前述消息公布后,不少网友感到困惑,明明已经有省一级的健康码了,为何还要推行区一级的“振兴码”?

        有些网友则认为,振兴区此举与全国正在推行的健康码融合互认背道而驰,甚至有违反国务院多次强调的“疫情防控不得层层加码”的嫌疑。

 

        此外,还有人联想到了不久前发生在河南郑州的“红码疑云 ”,对地方政府应用健康码的范围有所担忧,此次事件又把同样的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6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 在微博上就“振兴码”是否必要的问题发起投票。

  截至目前,共有约3400名网友参加投票,其中93%的人认为“没必要,应更大范围一码通行”。在所有参加投票网友的地域分布占比排名中,辽宁位居第一,为18%。

 

  振兴区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指出,推行“振兴码”是为了做好振兴区精准分区分级分类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加强全区范围内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疫情预警和监测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丹东市总人口约为218.84万(截至2020年末),与朝鲜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

  丹东市下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其中振兴区面积约为89平方千米,在所有辖区中排行第五。

  24日上午,观察者网于先后拨打丹东市12345市长热线与振兴区政府政策咨询电话,试图了解推行“振兴码”的具体情况。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称,自己对相关政策并不了解,无权作出回应,并表示会将相关问题转送给有关部门后回电答复。但截至本文发稿时,尚未收到回电。

  据@中国新闻周刊,丹东市12345市长热线工作人员23日曾回应称,“现在振兴码的使用是为了整个区的大数据流调,是振兴区的整体要求”。

  对部分居民反映不持“振兴码”不能做核酸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为应对核酸常态化,建议持有智能手机的居民尽量配合绑定“振兴码”。

丹东市地图,黄色部分为振兴区

 

  2020年12月4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中提到,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不过,该文件对各地健康码的管理层面,并未提出统一要求。

  “目前,我国的健康码是归地方管理,健康码的管理规则主要由各省级行政单位制定,且在不同的省份,主管单位并不相同。”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璐律师向观察者网表示,“具体到省内各地执行,同一省内各市,可能也存在负责部门不统一的情况。”

  “健康码作为疫情防治期间的产物,相当于疫情期间居民出行的通行证,作为防疫的应急措施,健康码应严禁被用于防疫以外的任何用途。”

  刘璐认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对健康码如何管理、应用亟需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管控措施出台,应明确严格的限制健康码的使用范围以及制定全国统一科学合理的赋码规则,以防健康码被滥用。

  同时,刘璐也指出,将健康码全国统一管理并非易事,由地方管理存在滥用的可能性,如何监督地方健康码的使用,的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