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23年起取消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要点梳理↓
1、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
2、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3、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在2022年12月31日前可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
4、要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每人至少提供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 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稳妥有序推动取消就业报到证。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取消就业报到证,这是落实放管服改革,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简化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方便毕业生就业的便民之举。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就应该清理制造人为障碍的不必要证明、盖章、手续,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服务工作。
早在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龙庄伟就建议,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他认为,在现行的就业制度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存在的必要。就业报到证完全可以由毕业证、就业协议、聘用合同替代,无论是考取公务员,被各类企事业单位聘用,还是以灵活方式就业者,都可以凭毕业证书及公务员录用通知、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等,到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自主创业者也可凭所创办的公司企业资质证明和毕业证书,办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户档转移等相关手续。
这一提议得到很多高校毕业生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已有毕业证表明大学生的身份(而且可以在学信网上查证),已有录用通知、就业协议书、聘用合同表明劳务关系,为何还需要就业报到证?办理报到证,在市场化就业环境中,确实是“多此一举”。尤其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变得更多元、灵活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录用,还要回到毕业学校去办理就业报到证,才能办理落户、档案接受等手续,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很大的不便。
去年,就有高校毕业生在人民网留言板留言,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呼吁“废除就业报到证”。据报道,他在留言中说,“2012年7月大学毕业,因未找到合适工作暂缓档案和组织关系转移,同年9月入职通信部门派遣员工岗位,签订合同并缴纳社保,因工作地点和本科学校一南一北,未及时回校办理相关手续,第二年6月办理报到证等资料,报到证时间为2013年6月。现考入公务员系统,组织部门以简历与报到时间不符怀疑本人做假,虽解释清楚仍感到奇怪,为何大学生派遣制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招聘往往都以社保为准,但体制内测算工龄,仍以报到证为主。这中间是否存在制度、信息和操作层面的脱节?请国家相关部门尽快规范。”可以说,这名高校毕业生的困惑,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困惑,难道一纸就业报到证比毕业证、就业协议更管用?为何从1993年就实行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可有关管理办法还停留在“包分配”时代?这背后折射的还是计划管理思维,不符合市场化就业的新环境。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工作。一些不必要的证明,甚至被老百姓调侃为“证明自己是自己的证明”被先后取消。如自2020年11月1日起,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这也是“多此一举”的证明,因为完全可通过留学人员提供的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录取材料、国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等,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可通过留学人员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回国行程票据等,确定留学人员在外留学期限。已有这些资料,再要求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未免是制造人为的不便与障碍。取消就业报到证,与此同理。
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应怎么有利于求职、职业发展,就怎么办。有关主管部门应坚定推进放管服改革。据报道,在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方面,此次发布的通知强调,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环节,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报到手续。教育部门还要健全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系统,方便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鼓励受疫情影响地区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实行网上签约。这都可以节省高校毕业生用于盖章、签约、报到手续上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完全可以通过网上签约完成签约手续,而不需要进行线下签约。提高工作效率,简化优化求职手续,这也可让有关部门把更多精力用在服务学生更好就业上。(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