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封城搞多了,大家的信心就没了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时间:2022-05-02 16:56:07

   胡锡进:这样的封城搞多了,大家的信心就没了

  老胡因为家住封控区的边上,4月29日早上健康宝弹窗,经过两轮核酸和配合社区调查,今天下午弹窗解除。我重新获得进入公共场所的自由。
  我要赞北京市朝阳区精准防控的这些努力和效率,诚恳希望全国其他地方也能及早发现病例,尽量精准划定封控、管控和防范的不同区域,不动辄搞一刀切的“全域静态管理”。
 
 
  ▲4月30日15时至5月1日15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5例,其中确诊病例51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自5月1日起,北京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现已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12名。
 
 
                                
  我知道“全域静态管理”的防控效果最好,最保险,但它对经济民生的冲击太大了,这样的封城搞多了,大家的信心就没了。那样干不是推动可持续的动态清零,而是粗暴挖动态清零的墙角,动它的根基,是动态清零的高级黑。
  坚持动态清零,必须确保这一政策对经济的冲击是可控的,而不是出一两例阳性就搞大规模的休克疗法,让经济生活陷入大规模停滞和混乱。那根本不是动态清零,而且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现在一些人对动态清零产生疑惑,除了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不好防,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些地方把“全域静态管理”当成了法宝使用,仿佛不顾经济停摆搞极限防控才是“政治正确”,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中央用最小代价争取最大效果的防控基本方针,打击了公众的信心。
  北京宣布五一以后上班进入社会公共场所都需要核酸阴性证明,这意味着至少一段时间里北京市民都要常态化做核酸。我本人最近连做了四次,我觉得为了公共安全,多做些核酸是可以接受的,不太费事。让核酸更便捷,发现病例更快,第一时间精准封控,未必动态清零就走不出一条低成本的可行之路。
  不能因为上海疫情扩散了,就否定精准防控本身,大家的教训都成了“一刀切最保险”。我真心希望北京市朝阳区能用现在的方式做到动态清零,证明精准防控是有效的。所以我说,北京市的本轮抗疫是一场具有全局意义的保卫战。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