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复星医药等5家中国药企获免费仿制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许可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2-03-18 14:28:50

   北京时间3月18日,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edicines PatentPool, MPP)官网发布消息称,已与35家公司签署协议,这些企业被允许仿制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成分之一奈玛特韦(nirmatrelvir)原料药或制剂。17日被多家媒体报道的辉瑞新冠口服药仿制许可的市场传言被正式证实。

  记者注意到,名单中包括中国的5家药企,分别是复星医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九洲药业、上海迪赛诺,其中九洲药业仅生产原料药,其余可以同时生产原料药和制剂。
  官网资料显示,药品专利池组织是联合国支持的公共卫生组织,致力于为中低收入国家增加获得救命药品的机会,并促进药品开发。
  此次获授权早有征兆。1月18日,辉瑞曾发布消息称,辉瑞已与药品专利池 (MPP)签署了一项自愿许可协议,以帮助扩大其在95个中低收入国家的可及性,这约占53%的世界人口。但这条消息并未透露涉及哪些企业。
  Paxlovid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新冠治疗药物,具体来说,该药由PF-07321332和利托那韦合用的一种治疗方法。2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称,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
  这并非中国药企首次获得授权仿制新冠口服药。1月20日,药品专利池组织(MPP)通过官网宣布,与27家药企签订协议,允许其为全球105个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生产及供应默沙东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Molnupiravir,以促进该药在全球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复星医药、博瑞医药、石家庄龙泽制药、上海迪赛诺、朗华制药等5家中国药企名列其中,其中前四个获许可同时生产原料药和成品药,朗华制药获许生产原料药。
  复星医药:本次新冠治疗药物许可为非独家许可,获许可区域不包括中国 。                        中新经纬3月18日电 (王玉玲)17日早间,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五家中国药企获准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由此带动九洲药业、复星医药、普洛药业、华海药业盘中一度涨停,收盘价涨跌不一。
  直到17日晚22时许,药品专利池MPP(Medicines Patent Pool,下称MPP)官网终于印证了这则消息,影响几何?
 

  五家中国药企签约,不包括利托那韦
 
  中新经纬查阅到,据MPP官网,中国的迪赛诺、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医药、九洲药业能够豁免专利费生产辉瑞新冠口服治疗药物Paxlovid的成分之一奈玛特韦(nirmatrelvir,下称奈玛特韦),并向覆盖全球约53%人口的95个中低收入国家供应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合包装产品Paxlovid。值得注意的是,九洲药业获授权生产原料药,其余四家药企获准生产原料药与制剂。
  据悉,本次非独家许可不包括药物利托那韦(ritonavir,下称利托那韦)的生产,利托那韦是一种HIV-1蛋白酶抑制剂和CYP3A抑制剂,因其专利权已到期,生产该药物无需原专利权人许可,获授权的企业需自行解决药物利托那韦的供货。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截至目前,国内共有四家企业获批生产利托那韦,分别为迪赛诺化学制药、上海宣康海门药业、万全万特制药。其中,上海宣泰海门药业系歌礼制药委托生产方。2022年3月8日,由广东东阳光药业提交的关于利托那韦片(仿制药注册分类:4类)的上市注册申请被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承办。
  中新经纬注意到,中国医疗集团此前发布公告称,其关联企业万全制药是唯一同时拥有利托那韦原料和制剂企业,迈可欣是中国大陆唯一被批准的利托那韦口服液。此外,歌礼制药的利托那韦片于2021年9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是中国唯一通过生物等效性研究并获批上市的利托那韦片。可以预料的是,利托那韦片或将成为药企必争之地。
  据公开资料,MPP于2010年由联合国支持设立,以增加中低收入国家在关键药物领域的可及性,通过与原研药企就药品专利的自愿许可进行谈判,原研药企将其药品专利放入专利池中,仿制药企向MPP申请获得专利池中的专利实施许可,生产并向中低收入国家供应仿制药。
  据浙商证券此前报告,截至2022年初,MPP签署的授权领域包括13个抗HIV药、1个抗HIV技术平台、3个抗丙肝用药、1个结核病疗法、2个长效技术、2个抗新冠用药和1个新冠抗体检测。
  此前,2021年11月,辉瑞与MPP签署协议,授权许可人为中低收入国家生产Paxlovid,授权国家涉及全球53%的人口。
  而所谓许可协议,据科伦药业此前在互动易答复,若获得授权,辉瑞可在保密的基础上向被授权方提供化合物相关的数据包,提供的内容由辉瑞确定。药品在授权区域内的生产、销售等,须经相关主管机构批准(包括但不限于上市批准)后方可实施。3-5年,是按原料+制剂一体研发,开展BE试验,并报WHO注册的时间预测。若获得全面的技术包,研发及申报时间可大幅缩短。
 

  科伦药业等未入选
 
  据MPP新闻稿,全球共有35家药企与MPP签约,签约意味着这些企业有能力满足MPP对于生产能力、监管合规以及生产质量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药品的要求。
  中新经纬查阅发现,据投资者互动平台互动易,科伦药业也曾于2021年12月5日向MPP提交申请材料,期间,MPP就申请资料中产品的研发上市周期和WHO-PQ批准计划进行了3次问询,科伦药业按2-3年完成产品研发及通过WHO-PQ批准进行了回复。
  但是MPP于近日邮件通知科伦药业,本次未获得辉瑞在授权销售区域内(指定的95个中低收入国家)的专利授权,MPP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严格监管国家(WHO-PQ、USFDA、EMA、UK-MHRA)的审批或审计以及产品的上市周期。
  此外,据上证e互动,美诺华此前也曾进行申报,本次亦未获得MPP授权。


  授权范围不包括中国,竞争在于海外市场
 
  中新经纬注意到,据复星医药此前发布公告,MPP合作药物在商业化生产前,尚需完成相关技术交接且生产设施需经SRA批准或通过WHOPQ认证。
  同时,许可项下合作药物在区域内的生产、销售等,须待相关主管机构批准(包括但不限于上市批准)后方可实施。由此,许可所生产的合作药物在区域内能否获得当地药品监管机构上市批准、于区域内的上市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即,一方面,获得MPP授权意味着五家中国药企获准进入海外市场,另一方面,能否承接相关市场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据分析机构Airfinity预期,仿制药厂得到今年十二月才能生产出第一批仿制版Paxlovid,大规模量产需等到明年五月。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五家中国药企均在海外有所布局,但侧重方向不一,普洛药业原料药国外市场主要分布于欧洲、俄罗斯、北美、东亚日韩、南亚印巴、东南亚、南美等区域。CDMO(合同研发服务)国外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据普洛药业2021年度财报,普洛药业CDMO业务国外客户占比53%,国内客户占比47%。
  据复星医药2020年年报,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医药已形成约1000人海外商业化团队,主要覆盖美国、非洲及欧洲等地区。在非洲地区,已与主要国家的公立药品采购中心,以及国际药品采购代理集团有长期业务合作,业务广泛覆盖撒哈拉沙漠以南的35个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
  据华海药业2020年年报,截至报告期末,华海药业在美国、欧洲、日本设有公司,并在印度、俄罗斯等地设有办事处,能够处理国际GMP认证、国际注册、国际合作等业务,同时在美国、欧盟、WHO、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际主流市场获得官方认证。
  此外,不可忽略的是,MPP此次授权国家中并无中国。此前,3月9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将在协议期内(2022年度)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并表示产品的最终使用及销售情况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预计相关业务规模占公司整体业务量比重较小,对公司近期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此后,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其中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诊疗方案,包括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哪些企业将受益?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中新经纬分析道,本次辉瑞将新冠药品专利权放入MPP专利池,授权药企生产提供不发达或中等发展中国家使用,一方面,企业可以获得一定专利授权使用费,又可以体现企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公益形象,另一方面,抗传染病药品是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通俗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好,别人没病,你才能没有风险”。企业费九牛二虎之力研发的特效药只有尽快应用到所有人群,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其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长远战略上看,对展示负责任大企业形象和影响力会带来正效应。
  据辉瑞2021年年报,2022年计划生产1.2亿个疗程Paxlovid(不包含中国市场)。据默沙东公告,截至2021年底已生产1000万疗程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Molnupiravir,预计2022年将生产至少2000万疗程Molnupiravir。但由于目前世界多国和地区已批准新冠口服药紧急使用或临时授权,仍面临较大的产能缺口。
  据各国政府报道,针对辉瑞Paxlovid,美国、英国、日本已分别累计采购2000万、275万、200万疗程;针对默沙东Molnupiravir,美国、英国、日本已分别累计采购950万、230万和160万疗程。
  由此,天风证券分析指出,未来随着Paxlovid的全球范围获批与MPP协议的全球销售,相关供应链订单需求量可观且有望保持扩张。
  海通证券此前分析,若考虑辉瑞预测的2022年1.2亿个Paxlovid疗程,即对应需要360吨PF原料药。
  据九洲药业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据相关机构预测,2027年全球原料药市场将达到25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6.2%。目前,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之一,原料药出口规模接近全球原料药市场份额20%左右。在医药制造业领域,2020年1—12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4%。
  天风证券分析指出,辉瑞Paxlovid在全球范围内的获批有望带动上游中间体产业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地区,在全球医药产业链占据重要地位,国内原料药企业具备奈玛特韦从原料-中间体-原料药的全产业链供应能力,随着Paxlovid的多国获批与MPP协议的全球销售,奈玛特韦合成路线所涉中间体/原料药的订单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17日,日内瓦药品专利池(MPP)组织宣布,已与35家药企签署协议,这些企业被允许仿制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成分之一奈玛特韦(nirmatrelvir)。什么是仿制药?仿制药合法吗?印度的仿制药市场有多大?仿制Paxlovid有多难?仿制的Paxlovid要什么时候上市?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5家中国药企获许可
 
  3月17日,日内瓦药品专利池(MPP)组织宣布,已与35家药企签署协议,这些企业被允许仿制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成分之一奈玛特韦(nirmatrelvir)。
  据悉,MPP是一种公益项目,旨在以更可及的价格向中低收入国家供应特需药品,新冠口服药即为其中之一。
  在这35家企业中,包括5家中国企业,分别是上海迪赛诺、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医药、九洲药业。其中,九洲药业仅生产原料药,另外4家可同时生产原料药和制剂。
  在MPP协议下,辉瑞与这35家“特仿”企业,将共同向全球95个中低收入国家提供平价的新冠口服药,这大约可覆盖全球总人口的53%。
  这35家企业是如何选出来的呢?据报道,在竞选过程中,全球的原料及制剂企业均可自主报名参加。因辉瑞Paxlovid的药效被认为要比默沙东Molnupiravir的更好,因此有消息传出,有逾100家企业报名参加了Paxlovid的MPP项目,遴选工作可谓是“百里挑一”。
  截至目前,全球已经获批上市的新冠口服小分子特效药有两个,分别是默沙东的Molnupiravir和辉瑞的Paxlovid。今年1月,MPP已公布了默沙东Molnupiravir的“特仿”企业名单。
  据此,复星医药、迪赛诺这两家国内的药企已双双获得了默沙东、辉瑞这两款目前全球唯二的新冠特效药的“特仿”权。
 

  什么是仿制药?
 
  仿制药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
  仿制药并不是山寨药,在国际市场上,各国对仿制药都有着同样严格的要求。
  为什么要仿制药呢?全球将有150种以上总价值达340多亿美元的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到期后,其他国家和制药厂,即可生产仿制药。
  各国之所以要鼓励生产仿制药,根本原因在于正版原研药价格昂贵,特别是一些治疗各种癌症的靶向药物,仿制药价格则低很多。
  发展仿制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医药行业药品研发的特殊性,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制、申报到临床、 销售,最后到普通民众能用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10年到15年,并且需要耗费难以估计的研发资金、人力、物力,却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及时解决看病贵问题,仿制药就成了质优价低的不二选择。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很多人知道了印度的仿制药。仿制药作为印度制药业中最重要的部分,被誉为“世界药房”,其仿制药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日本等高端市场表现出色。
  随着其仿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仿制药行业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据国际政府基准测试协会(IGBA)数据显示,全球仿制药渗透率前5名的国家中,印度以97%的渗透率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印度拥有60个治疗类别的60000个仿制药品牌,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商,占全球供应量的20%。在全球Top15仿制药企业中,就有七家企业属于印度。
  数据显示,印度有超过500家经过美国FDA认证的制药工厂。从2012年至2016年,出口总额由101亿美元增长至169亿,年复合增长率13.73%。从出口国家占比来看,美国是印度总体药品的主要出口市场,2017年占印度总体出口的38%,2016年医药出口占印度全国出口总额4.9%。
  我国近年来也积极开展仿制药生产。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
  2019年1月,中国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落实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提出,2019年6月底前,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引导企业研发、注册和生产。
 

  仿制辉瑞Paxlovid药片有多困难
 
  专业人士分析,制药商生产辉瑞药物预计会很困难。
  根据MPP,关于辉瑞联合疗法中的新药nirmatrelvir的公开信息相对有限,制造商不得不等待许可及获得辉瑞的原始产品。
  MPP执行董事查尔斯·戈尔表示,有一些不可避免地障碍和复杂性需要时间来解决,包括监管机构的批准,以及证明辉瑞这种药物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其特性。
  据彭博,英国利物浦大学高级研究员安德鲁·希尔表示,制造Paxlovid的另一个潜在挑战是获取原材料。据Airfinity数据,该药生产过程需要从全球供应商大量采购38种不同的原料和试剂。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已知的短缺,但未来可能会存在瓶颈。
  希尔补充说,尽管辉瑞承诺扩大其药物的可获得性,但鉴于新冠疫情发展轨迹的不确定性,一些制造商也不确定需求和能否收回成本。
 

  仿制Paxlovid定价将低于原研价
 
  至于该药的售价,辉瑞在美国的定价为:为期5天疗程,美国政府需要支付约530美元(约合人民币3367元)。目前在我国的售价暂未公布。此前辉瑞表示,在疫情期间,会根据每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进行分层定价,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将比低收入国家支付更多。
  华海药业方面表示,根据协议,公司将按照产品的实际成本(可通过第三方审计核实)加上合理加价(待定)进行供应。鉴于本次合作旨在帮助95个中低收入国家可负担地获取许可产品,相关定价预计将低于原研产品或在其他中高收入国家的售价,截至目前,该许可产品的具体成本和定价等暂无法确定。
  目前,辉瑞已经采取措施扩大其药物的可获得性。除了签署许可协议,并承诺不会从低收入国家的销售中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外,该公司还表示,在疫情期间,它将采用分层定价体系,富裕国家支付更多费用。据非洲官员说,该公司还达成了向非洲供货的初步协议。
  辉瑞已经将2022年Paxlovid的产量预计提高到1.2亿疗程,并计划今年在美国交付2000万疗程。Airfinity数据显示,英国购买了约275万疗程,另外1000万疗程将用于低收入国家。
 

  哪些产业链企业将受益?
 
  17日,MPP公布了生产辉瑞新冠口服特效药paxlovid的仿制药制造商名单。MPP称,制药商可能准备在今年12月前提供第一批Paxlovid药片。
  就此,分析公司Airfinity估计,由于生产和监管方面的障碍,世界部分地区可能要等到2023年5月才能进入市场。
  据Airfinity数据,该药生产过程需要从全球供应商大量采购38种不同的原料和试剂。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共有35家上市企业,2021年上半年总营收达511.17亿元。位列前十名的企业分别为新和成、ST冠福、海正药业、浙江医药、普洛药业、新华制药、海普瑞、国邦医药,前十家企业2021年上半年总营收达401.74亿元,占全部35家上市企业的78.5%。而在新冠口服药的市场需求推动下,这一市场的空间还会继续扩大。
  此前根据辉瑞财报,2022年计划生产1.2亿个疗程Paxlovid(不包含中国市场)。根据截至1月底签署或承诺的供应合同提供的治程剂量,辉瑞Paxlovid 2022年度财务预期收入约220亿美元。
  根据默沙东披露的财报信息,2021年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也贡献了9.52亿美元的收入,预测在2022年molnupiravir的销售额将达到50亿~60亿美元,2022年全球销售额将在561亿~576亿美元之间。
  此外,利托那韦口服片是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组成之一。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信息,截至目前,国内共有四家企业获批生产利托那韦,分别为歌礼药业、迪赛诺化学、万全万特制药、东阳光药业。据歌礼制药公布,已将利托那韦口服片年产能进一步扩大至约5.3亿片,以满足国内和全球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歌礼还通过欧洲代理商向12个欧洲国家递交了利托那韦上市许可申请。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仿制药获批数量不断增长,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2020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达4520亿美元左右。
 
 

  上游新闻综合财联社、金融界、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