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通报:核酸检测呈单基因阳性人员不能确证感染新冠病毒,需再次取样检测
来源:新浪网 作者 界面记者 张倩楠 编辑 翟瑞民 发布时间:2021-11-03 12:57:29
据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通报,2021年11月1日17点,朝阳区接昌平疾控部门通报,2名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分别呈阳性和单基因阳性,其活动点位涉及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和陈经纶中学分校。
朝阳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两处校区进行临时管控,同步开展流调工作,对密接、次密接人员、高风险人员全面排查、追踪管控。目前,正在对师生和相关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工作进展将及时通报。
何谓单基因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四版)》指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是实时荧光RT-PCR方法,此检测方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中开放读码框1ab(open reading frame 1ab, ORF1ab) 和核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 N)。一般情况下,阳性患者的ORF1ab和N基因同时阳性,但也会出现ORF1ab或N基因某一个阳性,称为单阳性。据媒体报道,此前我国台湾地区也曾出现过1例单基因阳性病例。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告诉界面新闻,核酸检测应该是双位点检测,或者说双基因检测,2个阳性才是阳性,一个阳性,另外一个阴性,就是所谓的单基因阳性。“单阳性一定要复核,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综合判定是不是感染者。”他解释,“出现单基因阳性有可能是检测试剂盒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出现例如病毒碎片之类的污染。”上述专家介绍,如果是接种mRNA疫苗,也可能会出现单基因阳性,但概率很低,因为比较RNA在体外很难维持稳定,很快就会降解。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高山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接种DNA疫苗和mRNA疫苗后可能会检出单基因阳性,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针对S蛋白(刺突糖蛋白)进行检验,才能检测出阳性,而我国的检测方法针对的是N蛋白(核壳蛋白),因疫苗导致的单基因阳性可能性较低。高山介绍,在排除检测试剂盒被污染以及疫苗导致的单基因阳性的情况下,还有一种可能会出现单基因阳性,即新冠病毒出现了“负反馈机制”,病毒可以通过这个机制自我调整其复制、转录和表达。例如,在外界环境不好、营养条件不良的情况下,病毒可能会优先复制,但暂不表达。由于承载复制、转录和表达功能的是不同的基因组,所以“负反馈机制”会导致某一基因组检测出阳性,但其他基因组检测呈阴性,出现单基因阳性的情况。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单基因阳性不能确证此人感染新冠病毒,还需后续复测和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