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生产、消费、进口都是全球第一,去年全国生产原煤38.4亿吨,进口煤炭3.04亿吨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1-10-04 17:31:34
多地限电背后:煤炭大国何以遭遇“燃煤之急”?
近日以来,多地限电引发关注。限电的根源在于缺电,缺电的根源在于缺煤。既然“富煤、少气、贫油”是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为何煤炭紧缺到了高价“抢”也抢不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一方面,今年电力需求增长过快,导致煤炭需求大增、超过预期;另一方面,近几年煤炭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表外产能缩减,导致煤炭供给缺乏弹性。“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1%,今年一至八月同比增长接近14%,而这些增量都集中压在煤炭上,可见需求有多强劲。”林伯强说。然而,供给方面却略显乏力。中电联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原煤产量增速比同期煤电发电量增速低8.7个百分点,累计进口煤炭同比下降19.7%。
全球价格大涨 内外因素叠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原煤产量26亿吨,同比增长4.4%。尽管原煤产量持续增长,但增速却远低于用电量增速。1-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其中,工业用电量的抬高是主要推动力。1-8月,全国工业用电量3.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5.5%。多出的电力需求该由谁来承担?由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占比较小及其不稳定性,作为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煤电被寄予厚望。但是,当前燃煤供给却出现了硬性缺口,这直接体现在了持续缩减的库存与高居不下的价格上。由中电联发布的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显示,9月16日到9月23日的一周里,动力煤价格已经达到1086元/吨(热值为5500大卡),同比上涨近一倍,较年初上涨56.26%。“动力煤价格在650元/吨左右时,发电厂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点,现在的价格远远偏离了这个区间。而且即便出高价、全国各地开车抢,也很难抢到,市场上的货源就是这么紧俏,有价无量。”一名煤炭期货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陕西榆林某化工公司一位从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榆林的煤还可以往省外运,但总体上还是偏紧的。因为缺煤,价格也是一直在往上,暂时不好调控。开车来也不一定能抢到,车等煤比较严重。”库存方面,据央视报道,进入八月份,市场需求增量加快,各个环节的煤炭库存都处于历史低位。其中,全国煤炭企业存煤同比下降26%,全国主要港口存煤同比下降21%,全国重点电厂存煤同比下降26.7%。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往电厂煤炭库存可用天数在20天左右,而当前一些电厂存煤甚至不足5天,可能面临因缺煤而停机。
为何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丰富,却遭遇如此“煤荒”?“从储量到产量、从产能到产量,并不能完全转化。”一位资深煤炭行业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富煤”的观点需要辩证来看:虽然中国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但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同时还是最大的煤炭进口国。截至2020年,全球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07万亿吨,中国的煤炭储备全球第四,占13.3%。2020年,全国生产原煤38.4亿吨,进口煤炭3.04亿吨。林伯强表示,中国之所以有约十分之一的煤炭来自进口,这是因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地区。把北方的煤运到南方城市,运费的价格几乎占了煤炭价格的一半。因此,东南沿海城市多选择从印尼等国进口煤炭,海运低成本、运距短,使得进口煤价格与国产煤一般持平甚至略低,因此适当进口煤炭更“合算”。然而,今年煤炭行业的异常波动,同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演。国际方面,受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工业生产恢复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欧洲洲际交易所数据显示,天然气价格已经从去年年中约6欧元的价格,飙升10倍以上,价格创下历史新高。ICE Futures的交易数据显示,煤炭平均价格2022年达到每吨137美元,这是从2008年以来的最高价格。与此同时,多个国家的煤炭库存降至低点。印度中央电力局(CEA)数据显示,印度电厂库存9月已降至840.9万吨,为2017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评级机构标普旗下CRISIL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印度煤炭)供应紧张预计将持续下去,非电力行业将面临压力,因为进口仍是满足需求的唯一选择,但成本会不断上升。”该机构补充称,预计亚洲煤炭价格将继续上涨。
国内方面,与电力用煤需求大增形成对比的是,产能提升空间有限。中电联发布的《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原煤产量增速比同期煤电发电量增速低8.7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进口煤炭同比下降19.7%。二季度市场电煤价格迅速攀升,居历史高位,电煤采购及保供工作难度加大。
产能周期下行 供给缺乏弹性事实上,“去产能”一直是近五年来煤炭行业的主要目标之一。201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来,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多次发布通知,要求加快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对落后产能的约束。上述文件提出,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发改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来,煤炭去产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煤炭产能结构显著优化,全国煤矿数量由2015年底的超过1万处下降到4700处左右,单个煤矿平均产能由58万吨/年提高到110万吨/年以上。对此,国泰君安研报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煤炭产能周期下行的过程中,未来煤炭供给将持续承压。“从历史数据来看,煤炭的产能周期大概在4~6年,由于新建煤矿一般2~3年,所以总体周期是4~6年。目前这一轮产能周期开始于2017年,按照以往的规律,2020年应当是产能周期的拐点,但是由于疫情的冲击,本轮产能周期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在2020年煤炭产能一直处于低位震荡,而真正的拐点出现在2021年初。”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同样是煤炭行业法规趋于完善的一个关键年份。今年3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应急管理部4号令也已经明确《煤炭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超能力生产及手续不全生产等均属重大事故隐患,已入刑法。该规定客观上降低了煤矿企业超产的意愿。2020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掀起一场涉煤领域腐败“倒查20年”的风暴。对2000年以来煤矿的所有规划立项、投资审核、资源配置等各环节,煤矿企业和涉煤配煤项目法人状况、批办手续等均进行清查。重点整治在重要岗位工作、与煤炭资源管理有关联的人员涉煤违规违法问题。“以往很多煤矿企业在年景好的时候,会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今年的这一系列政策下来以后,煤矿企业不敢再有这种违法行为了。但是,当地政府想要加大煤炭产能,需要协调环保、国土、能源等多个部门,因此这个过程会持续较久的时间。”上述煤炭期货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有能力、有条件给予今冬民生用能全额保障。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增产增供。二是进一步核增和投产优质产能。三是适度增加煤炭进口。支持企业用好国际资源,保持适度进口规模,有效补充国内供应。四是着力提升存煤水平。五是重点保障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发挥煤炭中长期合同“压舱石”作用。六是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哄抬价格等违规行为,稳定社会预期。“核增”的空间有多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过去一些煤矿申请核定产能时,出于降低审批难度等考虑,会少报一定额度的产能。现在通过有关部门的再次核定和统一调配,这部分产能有望得到合法释放。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9月27日在调研时表示,要争取更多的进口指标,抓紧推进俄煤、印尼煤、蒙古煤等外采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市场采购范围;加快储煤基地建设,推动储备煤保质保量尽快达标等。多名业内人士认为,扩大进口煤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印尼的煤炭产能严重压缩,出口缩紧,海运价格飙升;临近冬季,俄罗斯的用煤需求大幅抬升,冰雪覆盖也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蒙古国出口以焦煤为主,动力煤体量较小。“考虑到表外产能缩减、供给缺乏弹性,近期煤炭供给会呈现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不会出现跳涨。春节前后,生产活动一般会明显放缓,到时供需可能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上述分析师预测。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