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云南大益普洱茶的“炒作”之路:几十年翻了几十万倍

来源:搜狐 华商韬略 赵昱  发布时间:2021-09-04 16:25:04

  广州最知名的茶叶市场之一芳村最近不怎么“太平”,村里有年轻人声讨道:“如果没有大益茶,就不会中圈套,不会被割韭菜,也不会因为在街头斗殴而被抓进警局。”

  还是要从大益茶说起。

  今年6月,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仓颉号”普洱茶的上市预告,炒茶客们蠢蠢欲动,“仓颉号”的单价一路飙升,最高甚至达到了每提19万元的价格。与此同时,茶叶的“期货交易”也以20000单的超高预售量,刷新着芳村的记录。

  然后这时现货仅有200提的芳村慌了,空单与现货相差过大,“仓颉号”的价格又水涨船高,如若还按前期定价那少赚了不少钱,少数持有现货的炒家就开始耍赖,拒绝交货。

  在我们眼里再普通不过的茶叶,成为了资本家眼中的“金融工具”。

  股票、房产都在资本家的炒作下价格水涨船高,炒股、炒房的概念并不新鲜,但没想到有朝一日,茶叶也会成为炒作者们竞相瞄准的对象。

  30年前只要个位数的88青普洱茶,如今已经市场价已超过四十万,20年前市场价低廉的班章六星孔雀普洱,现在七万都买不到,甚至一年前的普洱茶,也能被炒到4万元的价格!

  几十年翻了几十万倍的普洱茶究竟是怎么做的?这就和背后的资本力量密不可分。

  海南人吴远之,在2004年以1个亿的价格,收购了勐海茶厂,并更名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自此,大益普洱茶的“炒作”之路开始了。

  2005年,吴远之把普洱茶农业的特性和云南当地的文化普洱茶的策略相结合,促成了成功出圈的营销活动,并通过捐助希望小学,升级包装不断重塑品牌形象。

  2007年,几家知名的港台炒家撤出了大陆,吴远之借机占领了大片空白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他还在08年借助奥运之势,花费5000万元在央视买下黄金时段的广告位,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不仅如此,吴远之还推出了授权专营店的体系,前后几年时间,已经有近3000家专营店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不仅重构了经销商体系,普洱茶的流通市场也被完全打通。

  然而,吴远之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想让“金融茶”成为一本万利的买卖。

  要想实现超强的品牌辐射,那品牌的档次一定要上去。于是,在2017年,吴远之又提出了“把大益的普洱茶打造为奢侈品”的理念。

  打着“物以稀为贵”的口号,大益茶开始限量销售,推出了“轩辕号”普洱茶,定位为高端尊贵的珍品,限量配合,定价高昂,结果一进入市场,还是被抢购一空了。

  大益茶还打破了原先只能圈子人出资的情况,放宽了投资的范围,自此投资者络绎不绝,资本接连涌入,大益茶的“期货市场”也正式打开。

  市场上茶叶的价格飞升,很多茶商都表示,炒茶赚钱太容易了。

  但随着此次“仓颉号”暴雷,炒茶市场的隐患也浮出了水面,更何况,这已经不是大益茶第一次遭遇风波了,“仓颉号”只不过是又一次警醒。

  普洱茶已经成为了一场“期货赌博”中的“赌注”,一旦实体产业遇到问题,“大厦崩塌”一触即发。

  如今,政府各部门也开始对大益的“天价茶”展开调查,截至今年的7月份,茶叶还没有被批准为可上市的期货的产品,换句话说,茶叶只能以消费品的身份存在于市场上。

  茶本身是用来喝的,可以创新其流通方式,但不能改变其基本性能。

  只有给天价茶降温,才能让普洱茶回归本真。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