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行业大规模裁员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6日电 (左雨晴)“能拿到N+1赔偿的,都是幸运儿。 ”“N+2的,老板是真仁义。”
“今天被裁了,公司赔了N+1。”一名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校外培训从业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动态,引来有不少同行的羡慕:这家公司真“爽快”。
“我们是N+2”,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一位员工证实,“不少辅导老师被裁掉,涉及清北网校、瓜瓜龙启蒙等产品。
“字节跳动教育板块确实裁员,赔付N+2;有的业务没有关停,在做调整。” 5日,知情人士向中新网表示,字节跳动教育板块不是全部裁掉。
资料图 王妮娜 摄自7月24日“双减”政策发布后,校外培训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来的剧变。
“前一天还在正常上班,风平浪静,第二天就被迫辞职。”刚刚从掌门教育离职的包子(化名)说。
去年校外培训发展还如火如荼的时候,包子所在的掌门教育分部在2020年9月建立,“8月1日,我们突然被总监叫去开会,讲了新政策,告诉我们要降底薪,没达到任务指标的还要额外扣底薪。” “我们都是主动走的,因此也没有赔偿。”
“很多人都是被迫转岗,有些人不愿意转岗就自己离职了,公司正好不用赔偿,省了一笔开支”,在高途某地方中心工作的小雪(化名)告诉中新网,她觉得这是变相裁员。
有人受不了自己走了,有人则希望能拿到赔偿后走人,但并不是人人都得偿所愿。
“昨天还保证赔偿方案有N+1,今天就改口什么都没有了,相当于裸辞。”一些高途集团地方中心的员工在社交平台上抱怨,员工与主管甚至在群里爆发了争吵,工作群因此被解散。
“我对高途特别有感情,看着一个个伙伴委屈、流泪,不甘地走了,心里非常难受。” 小雪说。
不过,高途集团北京总部一位办理离职的HR向中新网表示,“周六我帮着办了一天的离职,都是普通的辅导老师,全部都是有N+1的。”
“核心岗位N+1应该有的,销售、辅导老师那些数量比较多的,估计比较难,赔不起,而且很多都是外包人员。” 某K12校外培训企业的一位高管对于当下的裁员如此坦言。
正在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们。中新网 左雨晴 摄高途离职纷争事件背后,“核心动机是活下去。”据媒体报道,高途集团创始人陈向东 7 月 30 日深夜的全员信上如此解释 “裁员”。
有消息称,日前,陈向东召集管理层开会,定下了裁员指标,涉及范围达到上万人。高途缩减小学、初中业务后,业务重点将转向高中和成人职业教育,高途全国15个地方中心,将只留下上海、郑州、武汉、成都、太原五个以及北京总部。
8月4日,陈向东接受媒体采访时没有回应裁员的具体数字,其表示“当商业环境和运营模型发生变化的时候,内部的调整就变得必然了,比如偏向于前端的辅导老师岗位就得减少。”
风暴旋涡中,高途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只是行业一个缩影。
日前,掌门教育甚至被传言倒闭,掌门教育创始人张翼不得不在朋友圈辟谣,“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不得已送别一些业务的伙伴。”并劝告造谣之人“别落井下石”。
曾几何时,在资本加持推动下,校外培训行业狂飙突进。如今,重拳整饬乱象之下,或转型、或剥离、或彻底退出市场,是校外培训企业面临的选择。(完) 名校毕业生走出教培机构:60万元养刁了胃口,现在一切清零
四个月前,一篇《清北毕业生进教培机构是“内卷”吗?》的评论"席卷"微信圈朋友圈。据媒体报道,无论线下还是线上,清北学生都是教培行业青睐的对象,这些选拔制度的优胜者,拥有学生家长信赖的招牌。
然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过度营销焦虑营销”“做生意不做教育”“教套路不教知识”乱象频发,直到近期的"双减"政策的实施,明确指出要全面整改并规范校外辅导机构。
教培机构背离教育初心,沦为“泡沫”。
近期,以高途为代表的各大教培机构纷纷宣布裁员,名校毕业生开始走出教培机构。
“一年保底60万元”
毕业后不到两周,陈琳收到离职的通知。她在2021年春季招聘中和一家线上教育机构教培行业的清北毕业生签下劳动合同意向书,但是7月13日,刚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门口完成本科毕业的拨穗仪式,7月26日,她收到了离职的通知。从毕业到失业,前后不过13天。
“过去这几个月就像一场梦,现在是碎到不知从何捡起。”陈琳说。她入职这家线上教育机构,是靠朋友的“内推”。朋友在2020年秋招的时候加入了这家风头正盛的在线教育公司。“美好”,对方用这个词向陈琳概括自己在这家教培企业的工作。
某种意义上,朋友说的没有错,那称得上是教培最巅峰,也同样最为癫狂的年份。2020年,教培行业到达顶峰。疫情破开了线上教育的需求豁口,整个市场加速渗透,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中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调研及用户消费行为报告》,K12教育行业的渗透率于2020年3月达到85%的峰值。课题组预测,2022年K12教育行业的渗透率预计能突破55%。
行业快速扩张,让从业人员的缺口不断扩大。陈琳还记得初入公司实习时,办公室的座位不断在调换,"因为每天都有人在加入"。隔壁工位的同事和陈琳聊天,说起自己入职时,"从简历投出去到最后拿到正式录取通知,前后只用了3天。"
揽人的同时,教培行业将入行门槛逐渐抬升,名校毕业生成为香饽饽。
图片来源:中青评论
“他们需要名校名师,帮他们打响招牌。”面试时,教培机构的人力资源告诉陈琳,她所参加的校招计划基本只招来自清华北大的学生。除此之外,只有如北外的英语专业或者北师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才可能获得入围机会。
郭豪是北大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他还记得2020年秋招时候的场景,新东方、好未来、高斯……教培机构排着队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办宣讲会。他当时扫了一下别人的简历,中文系的硕士,物理学院的博士,曾经的数学竞赛获奖者……一张张被写得满满当当的纸堆叠在人力资源的案头。
名校招牌带来的是高额底薪。"一年保底60万元",这是人力资源给陈琳开出的薪资。中信证券于2020年2月发布的《在线K12课外辅导行业专题报告》中统计,主讲教师薪酬水平普遍高于18万元一年,薪资20万-40万元一年的居多。甚至不止在职员工,实习生也待遇优厚。郑希是北京大学2020级的硕士毕业生,2020年春以管培生的身份在某教培机构实习。疫情影响,公司让她在家里看教师培训视频,听机构开的报告会。"当时我就把培训视频开着在那儿放,公司就能给我开出每月5000的实习工资。"郑希觉得疯狂,"公司是不是有钱没处花,要烧着玩。"
事实上,那时教培行业确实受资本青睐。据媒体报道,截至2020年12月,当年投入教培行业的资金已超500亿元。就在当年最后一个月,作业帮E+轮融资超过16亿美元,好未来定增33亿美元……来自名校的讲师收获了底薪高昂的劳务合同,有人转行跳槽来做中台运营,用3个月赚到了前一份职位两年才能挣到的钱。
而现在,教培行业大量裁员。这一届进入教培的毕业生,由此面临新的职业选择。
"这种高薪建立在对你青春的消耗"
教培曾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一家招聘网站发布的《2019教育培训行业教师从业者大数据报告》显示,教培行业本科和硕士学历从业者占比分别为59.52%、33.12%。从年龄层看,25-30岁年龄段的从业者占比达到41%。某家在线教育企业的校招计划自2020年推出以来,在顶尖学府招走了近70名应届毕业生。
高薪是吸引毕业生的重要因素。有一家在线教育的企业打出过"将心注入,全力以赴"的口号。但在校招生的聚会中,同龄人会互相打趣:你为什么来公司,是为了将心注入?是为了保底年薪60万元吧。
"这种高薪建立在对你青春的消耗。"曾经作为某教育培训机构管培生的郑希说。有毕业生自嘲说,进入教培行业是"恰烂钱"(恰,网络流行语,出自中国西南地区的方言"吃"--作者注)。郑希觉得"烂钱""烂"在"你得不到太多的提升。"
图片来源:中青评论
当时她负责教培机构小升初的语文衔接班,她本以为自己需要购置小六教材和初中课本,但她的同事告诉她,只需要按照讲义去"磨课"就好。换句话说,主讲教师只需要根据教培机构发放的这份讲义反复推敲试讲。讲义内容事无巨细,老师在其中几年没有钻研和发挥的空间。"所有老师讲的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可能只有老师们讲的段子。" 郑希说。
教培行业中的老师需要使出浑身解数让学生喜欢上你,进而让学生能够继续报下一期教师的课程,提升个人的续班率。行业将其称为"表现力"。郑希在表现力培训的课堂上被"刷新三观",她的培训老师建议,可以用屎尿屁的笑话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与续班率相配套的,是教培行业由上而下的营销逻辑。有企业的营销费用在一年内涨了7倍。而销售逻辑推导到员工身上,那就是推课、卖课。
陈琳在教培机构"磨"的第一门课就是以"推课"为最终目的。在这门一个半小时的课堂上,她需要用至少3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程推销。每次练课到最后的半小时,她的语速和神情会显得不自然。郑希参加了公司教研部的会议,负责人提出要进行"学科三板斧"的改革,具体操作是让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推荐语文课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去推销机构的英语班。公司要求郭豪每天和家长联系,保证学生能够顺利续课。"有同事会给家长打电话,然后提续报的事。我做不到,很多时候就是发条微信。"续报目的性太强,对着电话那头的家长,郭豪话到嘴边,停住了。
陈琳还记得当时提交毕业论文的时候,导师问她毕业去向。陈琳发现,自己没办法把公司的名字报出来,只能模糊地说"教育行业"。导师又问:"公立校还是私立校?"陈琳沉默了。
"我肯定不会久待"
和很多进入教培行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样,陈琳最初没有把这条路纳入自己的人生选项之中。
在此之前,她想成为一名综艺制片人。大二那年暑假,她获得了到某顶尖综艺制作公司实习的机会,然而现实与她的设想完全相反。"我分配到的任务就是将韩国综艺里面的各种游戏、桥段记录下来"。那年暑假,她电脑里存了近60部的韩国综艺片源,"你在里面没有价值,你的所有想法、点子,他们是不会看的,他们只需要你像流水线工人一样完成桥段的搬运"。在团队领导将自己熬夜原创的文案甩在桌面上,尖着嗓子叫"你们是猪吧"的时候,陈琳在心里默念"梦想已死"。她重新开始尝试提绩点,保研,继续读书。
但事情发展依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顺利。大三下学期的暑假,她被告知由于没有完成必修课程的学分,无法获得推免资格。保研失败了。并不乐观的疫情状况以及仍旧紧张的中美关系,也打消了陈琳出国的念头。家人会时常打来电话,一边责备女儿没能在保研期间多做一手准备,一边是催促女儿把考研提上日程,在家人看来,研究生才能成为就业市场的"硬通货"。"那个时间节点,考研好像也来不及了",陈琳整个人蒙了,按照她自己的话说,她"平躺了小半年"。迷茫、挣扎成为了这一时期陈琳心中的高频词,她被挤出了原本明晰、可知的赛道。
2021年4月,进入教培机构让陈琳短暂地结束了迷茫期。"能挣钱是一个因素",陈琳告诉记者,"但更重要的是让我感觉我在做一件事情。"签完意向书后,陈琳参加了公司的岗后培训,投入到讲课、做卷子、分析试题中去。
"我还给初中语文的作用类题总结出了一套口诀",陈琳用了一周不到的时间将《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刷完了,"比我自己中考的时候还要认真。" 这是她久违的状态,生活像是有了抓手,"虽然现在看回去觉得也没啥实际意义,因为这东西总结也没啥意义,但当时自己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好充实。"早上开完例会,陈琳会进到直播间录课、讲题。直播间隔音效果很好,它隔掉了外面的杂音,也暂时性地隔掉陈琳的迷茫与焦躁。
郭豪也是在自己的迷茫期撞见了教培行业。在走入教培企业校招宣讲会前,郭豪在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考公和考研存在很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其他行业要么是与自己的专业不匹配,要么就是薪资不合适。这样算下来,顶着学校招牌就能去,且动辄几十万元起薪的教培行业是一个合算的选择。
7月2日,没等到学校的毕业典礼,郭豪就赶到教培机构开始暑期一期课程的讲授。机构的业绩提成按照开课班次计算,如果不赶着第一期,这个暑假他将少掉至少三分之一的工资。他需要尽快开课,因为他知道,这份底薪50万元的工作能让自己在回拒家长对于考研、考公的催促时,多一分底气;同时也能说服自己--看,我接受这么多年的教育,还是能在金钱上看到回报的。
"我肯定不会久待"。郭豪把教培这个来钱快门槛低的行业当做"临时避难所",北大本科的身份能够先让自己在里面过上不错的一两年。
"我竟然真的以为自己年纪轻轻就能赚那么多钱"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那天是周六,按照主讲培养要求,陈琳需要参与公司课程培训。同事在课程进行中看到了"双减"政策的发布。会议厅里出现骚动,同事间不断议论,有人对着政策读其中的关键语句"坚决防止""从严治理""3年内成效显著";有人和同事坦陈,自己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做好了抽身的打算,在不断向其他公司投递简历;给他们讲课培训的老师看到政策后,"脸一下就黑了",陈琳形容。
陈琳对此并非全无预期。在她看来,规范教培行业的声音从未停止。在陈琳签下意向书的前,今年全国两会上,义务教育阶段课外培训存在的问题就引起关注。6月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面向教培行业进行管理。资本更早地嗅到了这一变化,二级市场中,去年暴涨的教育企业市值纷纷缩水,当中,好未来市值由5月中旬的314.3亿美元缩水至7月初的150.9亿美元。
"双减"政策出台前一晚11点左右,陈琳的朋友下班到工位领东西,她看到工位上有一台电脑屏幕还亮着,工位上一个男人躺在转椅上,思考自己的未来,他反问陈琳的朋友 :"你难道不迷茫自己的未来吗?"他是2020届北大数院毕业的学生,入职担任初中数学讲师两年,绩效指标一直排在初中主讲教师的首位。
7月13日陈琳拿到毕业证,毕业一周后她拿到了正式合同。按照安排,她将在7月26日周一进行"磨课",公司安排了一名资深的万人主讲给她点评。她特意去了趟理发店,做了个护理,希望正式试讲的这一天能够有好的形象。但就在准备试讲的当天,陈琳被告知自己被"优化"了。
"教培60万元养刁了我的胃口",被"优化"后,陈琳和一位工友谈到了未来计划,对方抱怨现在重新再找工作的过程让自己很暴躁,因为怎么看工资都好低。"教培行业让我无法对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有一个清醒的认知。"陈琳身边也有朋友选择了本科就业,但无论是互联网、公务员、传媒……没有一个行业能让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获得如此高的报酬:"就连搞金融的,你第一年也不一定拿到这么多钱。"
陈琳本来还期待着自己能成为明星讲师,在教培行业的逻辑中,万人讲师是所有入行者的终极目标,"他们可能一年赚几百万元"。不过现在,一切清零。
沈源是在2019年进入教培行业的,高薪是让她动心的原因。两年内,沈源被裁员两次,但薪资却不断抬升,在再次被裁之前,她的月薪已经从第一份工作的6000元涨到了1.6万元。"当时很多朋友都羡慕我能赚这么多钱。"
如今教培行业泡沫挤出,沈源自嘲:"我竟然真的以为自己年纪轻轻就能赚那么多钱。"
陈琳家人给她打了电话,让她赶紧准备雅思考试,能赶上明年申请季节。郭豪还没有接到被辞退的通知,但他感觉到,能到手的工资越来越少,"拿不到高薪就有违我入行的初心了"。他打算带完这期课就离职,但离职之后呢?找工作吗?他好像还没想好。
教育机构的裁员潮
不久前,高途、作业帮、猿辅导等多家在线教育公司被曝缩减应届生招聘规模,大量已收到录取通知的应届毕业生被在线教育公司毁约。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毕业生表示已经做好入职体检、租好房子,却被通知无法入职或者延迟入职,也有已经接到offer的人临时受到人事的电话被通知暂不安排入职。
"由于3-6岁的业务我们不做了,所以如果伙伴还是想做3-6岁的话,我觉得只能是选择离开了。"5月27日,陈向东在内部讲话中这样说道。裁撤小早业务意味着,高途启蒙团队超过1000人需要转岗或离职。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有小早启蒙项目中被裁的员工向媒体表示,内部活水合适的岗位很少,大多只能重新找工作。在上千名小早员工中,80% 左右的员工将被裁员或者内部转岗,公司范围内的裁员比例将在 20% 左右,重点是行政、人力、中台等职能部门。
据刺猬公社报道,有作业帮员工透露,"作业帮的体验课被砍了,'0元课转正'团队内部,端外流量组(投放组)、大班课师资培训两个团被一锅端。"有员工表示,公司裁员很严重,尤其是辅导老师团体,大多以业绩不达标为由被裁撤。
成人教育品牌"粉笔教育"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也在近日传出,全国性裁员可能超过7000人,值得注意的是,粉笔教育在今年2月才宣布获得3.9亿元A轮融资,IDG资本、挚信资本领投、CPE、德弘资本等为其投资方。
据招聘平台拉勾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在线教育行业在今年的2月及5月,人才需求呈现断崖式的下跌。2021年5月,在线教育行业人才的月度人均登陆频次高达81次,是互联网行业的1.7倍,"可快速到岗"的用户比例高达98.1%,比去年同期增长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