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浙江调查:高学历人员和医疗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较低,顾虑更多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1-02-22 17:45:45

   调查:高学历人员和医疗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较低,顾虑更多

 
  2月18日,《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在网上首发了一篇名为《浙江省医疗卫生人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调查》的论文。文章指出,在756名医疗卫生人员中,他们对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和上市后使用的接种意愿分别为42.46%和27.65%。文章因此得出医疗卫生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较低的结论,呼吁增强该人群对疫苗接种的信心。
  论文作者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和浙江省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作为通信作者之一位列名其中。
  论文显示,调查采用“问卷星”发布问卷的方式搜集自我报告信息,调查时间为2020年9月至10月,调查对象来自浙江省、市、县级的医疗和疾控工作人员。
  756名调查对象中,医疗、疾控人员分别占69.58%、30.42%;男女性别比为1:2.02;18~30 岁、31~40 岁、41~50 岁、≥51 岁分别占24.73%、36.11%、27.12%、12.04%;超过七成来自市区或城郊,不到三成来自乡村;中专及以下、大专/大学、硕士及以上学历分别占3.31%、77.78%、18.91%。
  调查显示,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中,愿意接种的人占比为42.46%,在新冠疫苗上市后的使用中,愿意接种的人占比为27.65%,明显低于普通人群中新冠疫苗约90%的接种意愿。
  文章写道,紧急使用比上市后使用的接种意愿高,是由于前者为政府组织,后者为自愿选择。另一项调查结果同样佐证了政府在疫苗接种推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赞同和非常赞同“如果国家推荐接种,相信接种是有益的”分别占30.66%和60.77%。
  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中,女性、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和医疗人员的接种意愿低。作者分析认为,这与高学历人群接受的社交网络信息更多、对疫苗有效性和副作用顾虑更多有关。另外,调查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接种,作者认为这与男性在紧急使用条件下更可能参与一线救治和防控有关。
  对于前述两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调查对象来说,作出选择的原因包括“如果国家推荐接种,相信接种是有益的”(91.43%)、“可以保护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85.77%)、“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非常有效”(83.22%)、“接种新冠疫苗是安全的”(80.04%)。
  对于不愿意接种的人群来说,顾虑最多的是“担心新冠疫苗的副作用”(57.69%),其次分别是“怀疑新冠疫苗的有效性”(34.14%)、“当地已无新冠病例,不需接种疫苗”(29.81%)、“新冠疫苗需收费”(24.52%)、“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种疫苗不方便”(8.66%)。
  调查还显示,医疗卫生人员的年龄越大,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越高。作者指出,老年人和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新冠肺炎罹患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该共识会在老年人群中造成较大的担忧。
  “需要制定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以解决医疗卫生人员疫苗犹豫和不推荐问题,这将是实施疫苗接种成功的关键。”作者建议。
  文章指出,该调查的局限在于采用了方便抽样而非随机抽样,可能会影响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此外,网络问卷调查也可能存在信息偏差。尤其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变化和疫苗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作者表示还需要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不同时期对疫苗接种意愿进行追踪调查。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浙江省多地早在2020年10月开展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是国内最早大规模实施紧急接种的省份之一。截至1月28日,浙江已组织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101.8万人、138.5万剂次,均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