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交界大山深处废弃的三线国防厂
被遗弃在大山里的三线兵工厂
它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被遗弃了。
亲历了国家几十年改革开放的稳定与发展,我明白它被遗弃不仅因为地理原因,更多的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思路下,其已“老掉牙”的原仿制苏式军品失去了生命力,甚或无法达到之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亦无法承担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及子孙后代的三线人生存的重任,所以它的衰落,它的被废弃成了必然。名为双溪机械厂的三线工厂,它的消失遗憾而又不遗憾,它的兴衰是国家在新时期的大政方针下,科技进步中优胜劣汰之社会生存法则的体现。
空荡荡的山沟,寂静无声地,人去楼空的被遗弃状,尽管己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目之所及的荒落,还是令我唏嘘不已,抑制不住的失落感更难禁我回想46年前与该三线厂紧密相连的岁月与过往。
1972年春节后,包括我在内二百多名知青走进这大山里的三线厂,完成了自我的“华丽转身”,从务农的知青,变身为计划经济年代国家编制的正式工人,可以端铁饭碗了,可以成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这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足以让我们忽略这个国防厂所有的不利因素,沉浸在兴奋与新奇中。
这地处渝黔交界处,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的三线国防厂,选址在抗战时广西内迁的第四十兵工厂所在地,大山沟里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艰苦的。六十年代中期,在“备战”国策下,由东北和平机械厂和太原晋西机械厂组建而成。支援建厂的干部和工人与援建大军在艰苦的条件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重重困难将生产军品需要的大型机器搬运进这大山沟中,以当时最快的速度实现了顺利投产。到我们进厂时看到的诸多厂房,成片的宿舍,商店,医院,学校等,处处都凝结着创业者们的奋斗与奉献。
记得厂房是砖混结构的;职工宿舍是石头砌成的“干打垒”楼房,这是那个年代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在全国三线建设单位普遍采用的建设模式。更难能可贵的还有那些从城市钻进山沟的人们从物质到精神上的耐受。
这张航拍的双溪厂照片(借图),因天空晴朗,蓝天白云下俯视而靓丽了许多,但当时挂在那些来自大平原的师傅们嘴边的,经常是用“这里的天小”形容地处大山沟中的双溪厂。
废弃厂区一隅
厂房墙壁上一处建厂施工队留下的水泥纪念牌
半个多世纪过去,它已具有了相当的文物价值。仔细看过去,“山东”与“太建一工区,第一施工队”是什么关系?如今已不得而知了。
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这幢完整保留,早已人去楼空的大楼是当时该厂的心脏,厂办,技术科,人事科,生产科,会计科等“首脑”部门和厂里的精英们云集在这幢楼内,它指挥、调度着全厂的运转,在我的记忆中充满了神秘感。全厂人的命运和前途与其紧密关联着。
如今这幢楼仍然执着而悲壮地挺立着,是这个国防厂曾经辉煌过的见证者。
楼前保留的造景水池,是三线人当时条件下尽其所能打造出的情趣,与同在该厂工作过的姐姐一起在这儿留个影吧!
这些厂房和电力设施等难得地完整保留着
图中的水泥马路一直通向后山,那是我至离开都没去过的地方。
当初该车间番号是什么?我们几人努力回忆着……
这座车间如今有幸地仍具有使用价值,现有一家私营企业在里面制作产品,企业生产规模看来不大,只使用了这个车间的小一半。
留在车间(已经记不得该车间的番号)原址墙壁上的文字牌,述说着双溪厂人当时生活的实际状况。我猜想一定是早期搬迁到双溪厂的老职工的回忆。
将这座凸起的山和山洞里的车间称为双溪厂的亮点一点不为过。
这座三层的溶岩洞,抗战时四十兵工厂使用的是中间层。
六十年代备战眼光依然看中这个既大又深的溶岩洞,不同的是双溪厂取用了它的最顶层。
据说车间建造时,曾有人为机器卷掉洞中漂亮的钟乳石而惋惜。
溶岩洞最下面一层是一条长年奔流不息的暗河。
为人、机器、产品等出入山洞车间任劳任怨数十载的缆车(借图)。
当时繁忙的缆车道,如今仅剩轨道的基座还完整保留着(借图)。
虽然缆车道的铁轨已经不复存在,而它当时确是双溪厂一景。每天早上,进车间的工人们分批站在缆车斗内陆续进入这个溶洞内的车间。由于它地处厂区中间,全厂的人只要愿意关注,都可以看到这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从这个角度就可以仰视到山洞车间的洞口。
现在荒芜而中断的水泥路是二区通往一区的必经之路,有过我们太多,太多的足迹。
找了半天,才确定脚下这片空地就是我曾经工作过的车间原址,看到它如今已“片甲不留”,长满荒草,感慨万千。
自穿上工作服,我即成为师傅的关门徒弟,从这里起步,参加车间的技术培训,学看机械图,零件图,学会制图,至在工厂技术人员的培训下学会了绘制立体图,感觉青春时代的自己如同重新回到课堂,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学徒3年间,我的师傅,师兄,师姐们把我从什么都不会的青工,培养成可以独立操作滚齿机的二级工,在我的人生历程中,它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旁边紧邻的车间也完全不复存在了。我难以置信,记忆中高大的,放置着四排机床的厂房,我工作了七年的车间就矗立在这么小小的一方平地上。
触景生情,不禁怀念起曾对我倍加爱护的车间指导员(应称党支书);耿直正派的车间连长(应称车间主任),我的成长与他们的关心和教导密不可分,不知道他(她)们如今可好?
脑海中搜索不到关于这两座紧挨着的车间的记忆,它们当时是什么车间?
这个不大的车间,据说保密性非常强,因为组装用的部件会使用到黄金,所以对在这个车间工作的工人个人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材料领取,加工等均有十分严格的管控。
现在看到的这个招牌,我不了解代表的是什么?
回想起七十年代厂里组织观看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纪录片,其中看到某国战士手抠不能自动退膛弹壳的情形,当时可能未曾怀疑过仿制的苏式军品是否在设计和材料上存在问题,而针对全厂职工的往往是每个人应该如何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的教育与训诫,那时对产品质量从上至下的严格要求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培养我至今记忆犹新。
这个角度可以更清楚看到主厂区,图中的小桥连接着双溪一区和二区,右侧的水泥路是我们行走了七年的水泥马路之下段(借图)
从一区山顶俯瞰到的部分厂区(借图)。
曾经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工人生产时的照片(借图)。
二区仅存的一栋“干打垒”宿舍楼,与我们曾经住过的干打垒小楼同样,虽然简陋,但它屋顶的设计很科学,圆拱形的屋顶不仅隔热,还能起到防水浸泡的作用,非常适应渝黔地区的气候特征。
可别小瞧这个如今更加破旧、低矮的张家坝小商店,它曾经是生活在双溪厂二区人的最基本生活用品购买处,它国营商店属性让我们对它不仅依赖,而且很信任。还因为有它的“首领”作用,张家坝才成了双溪厂的“第二个CBD”。呵呵!
商店内的规模几乎没有多少变化,甚至货架和物品的摆放都那么熟悉,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百货店,而主营的商品变成以食品为主。
我惊讶于山外日新月异的,今非昔比翻天覆地的变化,繁荣经济的春风似乎没有吹到张家坝就弱化到失去了动力,它自岿然不动?几十年后依然如故,呵呵!
这片区域如今住着什么人,是双溪厂的留守人员吗?
据说这两幢早已人去楼空的宿舍楼,是八十年代新建的高规格宿舍。从它的外表即可看出比我们曾经住过的,石头建造的“干打垒”单身宿舍楼“高档”了许多。
这个门旁墙壁上如今还保留着双溪二区的街牌号。
这如今被荒草覆盖的小路,是我们从二区单身宿舍到张家坝“商业区”上下山的唯一捷径,年轻时的我们在蹦蹦跳跳之间即完成了这条石板小径的路程。
而今,因为双溪厂搬迁,山坡上的家属宿舍和单身楼已荡然无存,这条小路也彻底地荒芜了。
这个简陋的介绍让我相信,双溪厂虽然被时代的更迭所遗弃,但定会有如我同样的回访者前往觅踪,毕竟,曾经辉煌过的这座三线国防厂留给怀旧者太多真真切切的记忆,收藏着包括家属在内的所有人,数十年的记忆,它不可能消失,它会被包括我在内的,曾经的双溪人的记忆所珍藏,那些虽苦却有乐的岁岁月月日日,包涵着每个曾经的双溪人无法磨灭的人生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