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举行现场直播:植入猪脑,硬币大小,无线传输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0-08-29 12:10:50

  马斯克直播展示脑机接口:植入猪脑,硬币大小,无线传输

  时隔一年,“科学狂人”埃隆·马斯克带来他旗下脑机接口公司的最新进展。

  北京时间8月29日,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举行现场直播,展示了一头植入Neuralink设备的猪,名为Gertrude。它在两个月前被植入Neuralink设备,目前状态良好。

  

Gertrude在直播现场

  

  马斯克称,Neuralink设备能够读取大脑活动,“大约一枚硬币大小”,不会对大脑造成任何持久损害。该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为一整天,可以直接连接到佩戴者的智能手机上。

  他表示,这款设备可以帮助解决许多神经系统问题,例如记忆力减退、中风和成瘾等。

  与2019年展示的脑机接口设备不同的是,最新一代的Neuralink设备是完全无线的,使用感应充电。

  

  

  Neuralink设备

  

2019年展示的设备位于耳后(左),右侧为最新设备

  

  马斯克说,设备首次推出时将“非常昂贵”,但他希望能够把价格降至数千美元。

  

  

  最新Neuralink机器人,负责植入Neuralink芯片。马斯克表示,植入过程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完成,不需要全身麻醉。

  

  

  直播现场展示了猪脑活动的实时无线传输。当猪的鼻子触碰到物体时,图像上出现噪音。

  

  

  读取大脑活动

  

  马斯克在直播中声称,Neuralink的最终潜力几乎是无限的,例如可以用心灵感应召唤一辆自动驾驶中的特斯拉。“可以解决失明、可以解决瘫痪、可以解决听力”。

  

  目前,该设备仅限于大脑表面。Neuralink尚未进行人体测试。

  他在直播最后表示,Neuralink正在进行大规模招聘,欢迎没有神经科学经验的工程师加入。他说Neuralink目前拥有约100名员工,但他希望最终的规模能够达到10000多人。

  Neuralink由马斯克等人在2016年创立,以脑机接口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实现人脑与人工智能软件互联。Neuralink融资超1.5亿美元,其中至少有1亿美元来自马斯克。

  北京时间2019年7月17日,Neuralink首次对外宣布成果——一款脑机接口系统。其原理是用长得像缝纫机一样的机器人,向大脑中植入超细柔性电极来监测神经元活动。整个系统包含3000多个电极,它们与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细丝相连。Neuralink还定制了一款微小芯片,可以通过 USB-C 的有线连接方式传输数据。

  

Neuralink2019年发布的缝纫机器人

  

  据Neuralink称,该装置一次可以监测1000多个神经元的活动。在计算机视觉软件的帮助下,机器人可以避免撞击血管,减少大脑损伤和疤痕组织的形成。

  当时,Neuralink表示计划寻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最早于2020年开始对人类进行临床试验。而临床试验的目标是在瘫痪患者的头骨上钻4个8毫米的孔,将电极植入大脑,使患者能够用自己的想法控制电脑和智能手机。

Neuralink2019年发布的第一个脑机接口效果图

  

  Neuralink神经外科主任Matthew McDougall当时介绍,公司的第一个临床试验将针对因脊髓上部损伤而完全瘫痪的人群,通过脑机接口将大脑信号传递给植入在耳后的一个小装置,再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Neuralink在发表于2019年7月16日的白皮书中表示,它用机器人对动物进行了至少19次手术,并在87%的情况下成功地放置了电极。

  “缝纫机机器人”发布之后,Neuralink大约沉寂了一年时间。2020年7月9日,马斯克在推特发布消息称,将会在8月28日发布Neuralink的进展情况。

  此后,马斯克陆续放出一些脑机接口公司的相关消息。例如,他在7月19日表示Neuralink的设备将应用于解决脑、脊髓损伤难题。

  7月20日,马斯克再发推特称,Neuralink能够实现“直接通过芯片听音乐”的功能。当被推问及Neuralink的设备是否能刺激人体释放催产素、血清素和其他化学物质、是否可能像人体的神经元及突触一样工作时,他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