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比较:中国大学成完成生产指标的车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12-13 12:08:33
尽管不少人认为高考竞争也有磨砺考生意志的作用,但几乎没有人否认其对学生创造力所造成的严重损害。也许是意识到这一潜在的风险,政府正在试图推行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为主要特征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然而在现实中,出于对公平性的忧虑以及不时出现的招生腐败——更做实了前者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极大地削弱了社会公众对于改革的信心:设计再完美的改革方案都因信任问题而遭致怀疑,人们不相信它们在现实中能够“不走样”地被执行。这使得中国教育改革处于极为艰难的进退维谷的境地:如果不打破“应试教育”的魔咒,创新将无从谈起;但一旦打破看的见的“分数”标准,又无力确保社会公平。这正是近年来教育改革措施越来越多,但公众的满意度越来越低的原因所在:当你试图通过某一措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时,反而会引发另一方面的更多问题——按下葫芦起了瓢。在这方面,美国大学招生考试中一系列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制度安排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甄别和评估优秀人才的办法和途径,以及迫于越来越大的公平性压力,国有机构在招募新员工时也渐渐采用考试——特别是笔试——方式,导致整个社会不得不走上单一性的高学历教育路径。教育不但被考试所绑架,同时也被学历所绑架。教育过程被异化为一级一级获取学历证书的过程。形式变成了内容,手段变成了目的。一方面,过长的在校读书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压缩了人们在社会上工作从而奉献于社会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量本来不适合于接受长期书本教育的学生成为少数人的“陪读”,由此形成的社会评价机制进一步压制了这部分人的创造力和本来价值。中国教育体系正在呈现出危险的单向的固化趋势。在这方面,美国教育中的多样化、富于弹性和适应性的特征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第三,与中国社会目前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崇拜”相适应,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业已陷入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泥沼”而难以自拔,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出于对资源竞争的需要,大学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实现一个个“数字化成就”:生源质量以高考分数为评价指标,科研水平以科研成果获奖数量为评价指标;教师水平以发表论文数量(近期加入了质量)为评价指标;校友成就以官员级别、富豪数量和科学家人数为评价指标,等等。大学变成了一个个为完成各种各样的生产指标而成立的车间。这种“涸泽而渔”的短视行为严重抑制了大学自身的创新机能,也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无法通过数字化指标进行评估,大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本科教学——渐渐处于边缘化状态,不仅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而且削弱了企业开展自主研发的能力。在这方面,美国顶尖大学从容不迫的心态、自由宽松的氛围以及对本科教学扎实有效的重视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知耻而后勇。承认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努力地加以改进,这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一切民族、国家、机构乃至个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妄自尊大、固步自封、自以为做得已经不错了的心态,除了闹出“夜郎自大”的笑话之外,还往往延误了实现发展和进步的有利时机。和中国相比,美国教育中差的地方是真差,比我们差太多了;但好的地方是真好,又比我们好太多了。事实上,倒是美国人自己,反而成天对教育问题忧心忡忡,经常反思美国教育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这种忧患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在向美国教育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加以创造性转化,这一点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