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构养老怪象:城市一床难求 乡镇近半闲置
广州市老人院是唯一市属公办养老院,现有1200张床位已基本满员。广州老人院院长闫生宏说:“目前已有上百人排队,如果我们老人院院址不是在郊区,那么排队的肯定更多。”
在北京,记者采访发现,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有床位1100张,已有1万多人排队等候。
然而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情况则刚好相反。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增养老床位约40万张,但调研发现,各地都有大量养老机构床位闲置,特别是有些乡镇敬老院,甚至长年无人入住;有的地方,已建成的敬老院闲置无人居住,却又在规划建设一批乡镇敬老院。许多乡村建立了互助幸福院,但由于缺乏运营资金和管理人员,大量幸福院处于闲置状态。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认为,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51.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6张。但是目前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养老机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不足和闲置并存的原因在于,首先,有限的床位却建错了地方。目前,部分地区养老床位的缺口仍然巨大,但也有地方的建设已趋近饱和。若不问需求、只管建设,难免会出现结构性失衡。
其次,床位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老年人生活质量逐年改善,对于养老服务的要求也在提升。在部分地区,老年人不愿进入养老院,很大程度是因为无法获得理想的服务。
第三,居家养老依然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这也促成养老院床位闲置的事实。
另外,由于目前城乡老人一般收入都不是很高,而高档豪华的养老院收费不低,这大大限制了养老院的入住率。
“总量不足仍然是我国养老机构整体最突出的矛盾。”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原所长郑梓桢说,“养老机构总体'人多床少’、局部'床位闲置’是市场供需不匹配造成的。面对加速袭来的人口老龄化浪潮,解决'冷热不均’的矛盾,不仅要求量的增加,更重要质的提升。”
养老,精准化服务不可或缺
专家认为,养老床位闲置和一床难求并存的难题,既有消费能力、服务质量、消费观念的原因,更有缺乏规划、盲目建设、投入低效的原因。
过去几年养老服务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精准化不足。也就是说,没有能够全面摸清老年人的需求底细,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而是一味地强调增加床位、增建机构,从而在某些地方造成了供给和需求脱节,降低了投资效益。
因此,今后发展养老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在精准化上下工夫。首先要做好养老服务调查统计工作,以科学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不断调整工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目前有些地方,往往只有一个大体的老年人数量,至于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数量、他们的具体需求则都没有底细,这样进行投资建设就不可避免的具有盲目性。
要适度调整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和目标。针对养老床位不均衡、供需脱节的现实,建议适当弱化对养老床位指标的考核,将提高养老服务覆盖面、丰富养老服务内涵、扩充养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在养老床位建设方面,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医养型、护理型、康复型等突出床位功能的养老机构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发展重点,让更多的养老机构都能开展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特色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