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酒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 葡萄收购量缩减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15-12-09 22:14:51
眼下,中国越来越多企业老板开始像周永葆一样,转做或增加进口业务。智利贸易商从400多家猛增到900多家就是一个缩影。部分企业放弃生产、转行做贸易,留守的企业则普遍出现了销售受阻的现象,两种因素会导致一个结果——酿酒葡萄收购量大大缩减。2015年中国多个主产区葡萄滞销,价格被腰斩。每年9月,是收购葡萄的季节,而今年宁夏鹤泉葡萄酒有限公司却陷入了两难。去年,葡萄市价尚在2元/斤左右,可今年宁夏市场行情最低时跌至0.6元/斤。经理韩炳军坦言,该公司有着200多亩葡萄种植基地,目前刚刚收购入罐,但价格却仍未确定。让企业纠结的是,价格低了,果贱伤农;可价格高了,企业就会遭受损失。他预计,今年公司利润将减少30%以上。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产业处赵处长介绍道,宁夏酿酒葡萄大部分销往全国各地,但今年大量葡萄酒公司都选择进口低价散装葡萄酒,前来收购的外地客商不足往年的三四成。葡萄滞销让果农受到重创,不少小公司已有放弃种植的想法。记者向张裕收购葡萄的负责人了解到,今年有多地政府向张裕提出,希望能够收购一些张裕自营及合同葡萄基地以外的葡萄,以减缓当地葡萄种植农户的损失。有着“中国酿酒大师”称号的刘树琪经过多方调研发现,各地均有果农拔除葡萄,尤其是在葡萄收购价更低的西北地区。他预计,在今冬明春这将成为葡萄主产区的普遍现象。刘树琪担忧道,“转做贸易商,短期能获得些利益。可长期来看,一旦农户连葡萄都不种了,中国葡萄酒就会丧失产业基础,更无法与洋酒抗衡了!”对于中国红酒产业的危局,孙健分析道,国外把整个葡萄酒产业当作农业来对待,享受着高补贴、低税赋等诸多政策优惠。在中国,却把这一产业当作工业、当作奢侈品行业,不仅没有任何补贴,反而征收重税。根据中国酒业协会一份调研结果显示,“从我国政府对欧盟反补贴调查中了解到,欧盟仅对葡萄酒补贴项目就有二大项十五个小项,如有:第三国市场推广、葡萄园重建和转型、绿色收割、收获保险、投资补贴、副产品蒸馏、拔除葡萄树计划、出口补贴、农村发展基金等等”。威龙集团董事长王海珍指出,国外酿酒葡萄规模化种植已上百年,机械化水平很高,一个人能管数百亩葡萄园,所以成本相对低;国内多数企业只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一个果农只能管几亩,人多、成本就高。企业收购葡萄一般在1.5元/斤;而国外,像澳大利亚,每公斤1.5元,差了一倍。面对行业危机,中国酒业协会紧急上书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微博],业界人士也纷纷共同呼吁,希望政府能够及时减免葡萄酒产品消费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树琪指出,关税的减免可以繁荣中国红酒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倒逼中国企业转型、提升竞争力。但他强调,政府应及时调整现行政策,给予中国企业与外资巨头在同一平台公平竞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