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海13497亿元北京12270亿元广州9976亿元前三
十大消费城市出炉:武汉第六,深圳挤不进前五
近年来,城市的消费功能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提振消费成为各大中心城市当下的目标之一。
那么哪些城市的消费力更强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社消总额”)是衡量一座城市消费力的重要参考指标。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了主要城市社消总额的数据,2019年,十大消费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深圳、杭州、南京和苏州。这十城的社消总额全部超过了6000亿元大关。
上海北京破万亿
目前,社消总额超万亿元大关的仍然只有上海、北京这两大强一线城市。
上海市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上海实现社消总额13497.21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1896.51亿元,增长15.8%,占社消总额的比重为14.1%。
同期,北京实现社消总额12270.1亿元,增长4.4%。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3366.3亿元,增长23.6%,占社消总额的27.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的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5.7%、21.5%和6.4%。
广州虽然近几年GDP总量被深圳超过,降到第四,并正面临着被第五的重庆赶超的可能,但在社消总额方面,广州第三的位置十分稳固。2019年,广州社消总额达9975.59亿元,距离万亿仅一步之遥。
位居第四的是来自西部的直辖市重庆,去年的社消总额达到了8670亿元。重庆拥有3000多万人口,总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因此社消总量也比较大。
成都和武汉分列五、六位,今年两市的社消总额都超过7400亿元,且两市一直挨得很紧,你追我赶。2018年,武汉社消总额比成都多了42.1亿元,到2019年,成都反超武汉28.76亿元。
经济总量高居全国第三的深圳,去年社消总额为6582.85亿元,仅位列全国第七,且与身前的成都、武汉差距拉大,并与身后的杭州差距不断缩小。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深圳的社消总额仅次于北上广,位居全国第四,但近年来其消费增长乏力,退至第七。
一方面,深圳紧挨着香港,而香港是公认的国际消费中心,所以有一部分消费流向了香港。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广东省内其他地方的人异地购物,要么到香港,要么到广州。尤其是广州的购物吸引力相比深圳要强很多。
另一方面,作为非省会城市,深圳对周边区域消费的吸引力仍然不足。相比之下,近年来,武汉、成都这些强省会随着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设,对周边地区的消费吸引力显著提升。
此外,近年来随着深圳房价的快速增长,深圳居民将更多的资金用到了购房投资、缴纳房租,进而挤压了消费。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市住户贷款余额高达22408.81亿元,住户存款余额16327.05亿元,住户杠杆率高达137%,是我国住户杠杆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中,住户贷款中大部分是房贷。
杭州这几年消费快速增长,2019年社消总量赶超苏州和南京,上升至全国第八、长三角第二,这与其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人口快速流入有关。去年杭州人口增量达到55万人,首次超过深圳,居全国第一。
根据杭州市统计局,2019年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增长15.1%,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增长14.6%,均高于杭州GDP增速(6.8%)。智联招聘和恒大研究院近日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显示,2016~2019年,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1.0%、1.2%、1.4%,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2019年,杭州流入人才的28.8%流向了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从人才来源看,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人才合计占比达23.6%,杭州发展所需人才主要在一线城市中,杭州也具有从一线城市争取人才的能力。大量人才的流入,也带动杭州消费快速增长。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快,不仅有阿里巴巴、网易这些龙头企业带动,还有很多创业公司,他们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
陈建军还表示,杭州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很小,但无论是购物、消费、旅游、交通出行等都十分方便,而且相比北京、深圳等地的房价,杭州要低不少。
提振消费需要中心城市当好领头羊
疫情之下,提振消费,更需要中心城市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常来说,一座城市要成为消费中心城市,本地较大的购买力是一个大基础,因为只有中心城区人口较多,购买力较大,可消费的品类和选择才会更多。
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文促消费,提出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等一系列意见,明确要结合区域发展布局打造消费中心。
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对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人来说,普通的购物在当地就行,但一些大宗消费,比如汽车消费等,到中心城市选择比较多;一些消费升级、高档的消费,也是在中心城市才会多;另外中心城市的批发市场也比较多,优惠和选择更多。
当前,各大中心城市也在积极提振消费。比如上海近日出台了《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提出以“一大节庆”为统领,聚焦重点消费板块,推出一批“实招”,为更好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更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提供了强力支撑。
近日在上海如火如荼的“五五购物节”就是《措施》中提出的一大重点,主题为“五五购物节,全城打折季”,时间横跨今年二季度的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多个重点节日。
5月4日晚间,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截至5月5日14时12分,上海地区消费支付总额就已超100亿元,可见对消费的提振效果显著。
再比如,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4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即日起至6月底,济南市将聚焦购物消费、餐饮消费、文化旅游消费、数字经济消费等八大消费领域,推出120多项重点活动,1100多项特色活动,发放“10亿元红包”,惠民便民提振消费。
事实上,3月以来,各大中心城市也纷纷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势提振消费,并且对有雄厚经济基础的大城市,发放消费券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比如此次疫情的中心武汉,在4月19日启动了总价值23亿元的消费券投放,主要涉及餐饮、商场、超市(便利店)、文体旅游四大场景的消费券。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发放消费券对于短期拉动消费有作用,尤其适用于类似于疫情等因素造成的消费“休眠”状态,消费券以发钱消费的方式,既是鼓励消费,也是强制消费,而且在短时间内汇聚消费行为,这些都可以使消费“启动”。
从目前来看,上述十大消费城市以及天津、长沙、青岛、济南、西安、郑州、沈阳等城市在此次提振消费的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中心带动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