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武汉仍有1794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来源:红星深度  发布时间:2020-03-23 12:26:53

  武汉连续4日零新增,仍有1794名重症患者 救治情况如何?

 

  3月21日下午,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一区,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古六省区市10家医院的12名呼吸、重症、心外等学科的专家联手,用全球最高生命支持仪器VVA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最高形式),为一名已经休克的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争取5%生的希望。据媒体报道,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武汉进行的最高难度救治行动。

  ▲21日下午,多位顶级专家联手用VVAECMO为一名已经休克的急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争取5%生的希望。截图自长江日报微博视频

  随着湖北及武汉连续4天“0”新增,大家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此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接受采访称,疫情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截至3月21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5549例,其中重症病例1845例;武汉全市现有确诊病例5143人,其中重症病例1794例。

  危重症病人目前采用什么救治方法?救治难点在哪里?他们有什么普遍临床特征?红星新闻记者对话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

 

  “100多名危重病人存活率大约为75%”

  记者:目前危重症病人救治情况如何?

  彭志勇:除了中南医院本院,我们还参与了武汉市第七医院ICU的建设,另外雷神山医院也开了两个ICU病区,加起来大概收了100多个危重症病人。我们统计了一下,这100多个病人的存活率大概在75%,他们都是从“鬼门关”走出去的。

  记者:危重症病人普遍的临床特征是什么?救治难点有哪些?

  彭志勇:他们年龄偏大,病存时间长,自身还有多种基础疾病,辗转了多家医院,最后转到我们这里来。可以说,现在剩下的重症病人都是治疗难度很大的病人。越到后面,他们的肺功能损害越大,就越难以救治过来。目前每个定点医院都有国家级的专家在参与、指导救治,所以大家都在尽全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病房

 

  记者: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方法是什么?

  彭志勇:我们有一套救治步骤和流程,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重症病人治疗的主要办法是供氧,一般是高流量供氧,然后是无创呼吸机供氧,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还会采用有创插管供氧,最后对于那些休克、濒临死亡的病人会采用ECMO(体外心肺支持)。

  “ECMO是给病人机会,但无法挽回肺部不可逆转的损坏”

  记者:能否点评一下现行重症治疗的几种方案?中南医院正在实践的是哪种?

  彭志勇:血浆治疗我们医院尝试了一两个病人,病人太少了不好评估。其实新冠病毒最大的危害是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细胞减少,肺功能受到损害,呼吸衰竭。也有很多病人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多器官并发症,多器官衰竭而死。我们现在最关键的是保证病人的器官功能不要损坏太厉害了,特别是防止肺的损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病房

 

  记者:1月22日,您主导用ECMO(体外心肺支持)技术成功救治第一位新型病人,之后类似的成功例子多吗?

  彭志勇:我总共做了10多例,大概有一半的病人从ECMO里存活了下来。从存活的这几例来看,最关键的是病存时间不能太长,如果病存时间太长,肺就不可逆地损坏了,再用ECMO就没效果了。ECMO是给病人机会,这个期间不会因为缺氧而死亡,但是最后还是要撤ECMO,如果肺部损坏,ECMO就撤不了了。

  另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如果病人年龄很大,还有很多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那么这些人病人的救治就很困难。

  记者:目前一个危重症病人的花费大概是多少?

  彭志勇:这个很难算出来,取决于一个病人接受了什么样的治疗,如果一个病人的器官损坏越多,做的治疗越多,花费的钱就越多。

  “期待有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记者:2月初你们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南医院研究新冠肺炎的论文,138人有36名转入ICU,有6人死亡,危重症率为26%,死亡率为4.3%。后来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高很多?

  彭志勇:当时这个数据来源于1月1日到1月28日,我们医院收治的病人,后来陆陆续续从外面转了很多重症病人进来,危重症率就变高了。目前我们根据病人的样本也在进行新的总结和研究,结果还没出来,所以不好说。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病房

 

  记者:有研究称重症新冠肺炎像“SARS+艾滋病”,SARS只是摧毁呼吸系统,新冠肺炎是免疫系统沦陷,所以治疗加了免疫抑制剂。但最新研究称抗艾滋药物克力芝无明显疗效?

  彭志勇:这个说法确实只能适用于重症患者,轻症病人没有这个问题。极少数危重病人,他既有肺部损害,又有免疫系统损害,这部分病人比较麻烦。

  记者:那可不可以理解为目前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还没有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彭志勇:我们期待有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