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复兴医院出现聚集性病例 9人感染包括5名医护人员
来源:北京西城区副区长、新闻发言人缪剑虹 发布时间:2020-02-07 10:46:45
北京复兴医院出现聚集性病例 9人感染包括5名医护人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出现聚集性病例,确诊9例,其中医护人员5例、住院患者4例,以轻症为主,均已转到定点医院。2月2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新闻发言人缪剑虹透露了以上信息。缪剑虹表示,经过初步调查,此次北京出现的聚集性病例,与个别医务人员受感染有关,具体原因进行流调和排查中。目前相关密接者正在集中观察。专家认为,总体可控。针对复兴医院出现的聚集性疫情,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介绍说,目前,北京市共报告聚集性病例41起,涉及病例124人,占确诊病例50%以上。聚集性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员或同事中有湖北等地接触史,在病例确诊前与之接触,或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发病。贺雄介绍说,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小范围内发现2例及以上的病例,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聚集性活动是导致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因素,聚集性疫情防控是目前北京市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下称“复兴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出现聚集性疫情。2月3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有关负责人发布了上述信息。据他介绍,这起聚集性疫情初步确诊的病例有9例,其中包括医护人员5例,住院患者4例。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场了解,目前除了暂停全院急诊、院部门诊接诊工作外,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所在的南病房楼已经封闭。同楼医护人员:消息公布当天还在上班复兴医院位列北京市疾控中心此前公布的101所发热门诊之列。2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复兴医院北门,发现想要进入医院需要登记,留下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位于复兴医院南病房楼4层,这栋共10层的病房楼还分布有产房、神经外科病房、全科病房一病区、呼吸内科病房等病房、病区。有复兴医院医护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南病房楼4层只有心内科一个科室,2层是产科,而3层、5层的病人都比较少。他并不清楚心内科过去一段时间的门诊安排,但他所在科室仍留在南病房楼的病人较少,且春节前便已住院,“科室此前通知每日留够值班人员,其他人就可以不用去了。”
不过封闭病房楼对于一些医护人员来讲还是有些突然。“2月2日接到有疑似病例的通知,2月3日下午才接到封闭病房楼的通知。”有在南病房楼工作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病房楼封闭时他并未在医院。据他介绍,自己是在2月3日下午被询问有无密切接触史,新闻发布会公布聚集性疫情的时候才接到通知说不用去上班了,有消息再通知。“大家都很郁闷,从初七(1月31日)开始,院里一直通知正常上班,昨天(2月3日)有在南病房楼工作的医护人员因为下班早就没被封在楼内,真是前后脚的事。”而一位所属科室距离心内科较近的医护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自己工作的科室也有多名医护人员与病人被封在南病房楼,“大家情绪挺好的,就是闷得慌。”但也有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南病房楼在3日下午被封闭后,4日中午一度出现食堂不给送饭的情况,“都是科室内其他未被封在楼内的同事临时采购食品送来。”“3日下午封楼后,大家都告诉还在楼里的同事随便吃自己留在更衣柜、办公室的食物。”他告诉记者,听说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可以撬开他的柜子找吃的。4日晚上,有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有盒饭送到,“病房里面一切安好。”
“不排除与个别医护人员受感染有关”2月4日上午,复兴医院北门“从今天(2月4日)开始停业,停业一周。”距离复兴医院北门不远的一家餐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馆昨天还在正常营业。复兴医院门外张贴的一份落款日期为2020年2月2日的“告患者书”称:因我院近期有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任务,今日按照上级要求,暂停全院急诊、院部门诊接诊工作。如有需要就诊患者,请于附近其它医院诊治,以防贻误病情。给您带不便,敬请理解!祝您早日康复!其间,安保人员劝退了一位希望进入医院探视的病人亲属,“能不进去就别进去了,新闻你也都看到了。”正是在此前一天,2月3日下午4点,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副区长缪剑虹通报了复兴医院聚集性病例的相关情况。缪剑虹介绍,复兴医院初步确诊病例为9例,其中医护人员5例,住院患者4例。已经将确诊的病例转至定点医院收治,病例以轻症为主。对于复兴医院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原因,缪剑虹表示,初步调查,不排除与个别医护人员受感染有关,具体原因正在进行深入细致的流调和全面排查。目前,相关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医学观察措施。
个别医护人员究竟如何受感染仍有待公布。有在南病房楼工作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这段时间进院需要测量体温,患者就诊时也会询问其接触史。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因为所在科室不接触高危人群,医院只发放医用外科口罩,“一般医用外科口罩就够了,N95口罩想都不要想,本来就不是标配。”“有医护人员因为雾霾的原因囤积了一批口罩,对于很多不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看到谁用上了自己买的N95口罩都会羡慕。”一名复兴医院的医护人员说。而有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向记者分析说,北京经历过“非典”疫情,医护人员都受过培训,注意防护和隔离,但一些患者隐瞒情况可能增加医护人员的风险。